手机版
1 1 1

学习贯彻十八大:柴达木隆起绿色高地

——青海格尔木市探索循环经济新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柴达木盆地,天下闻名的聚宝盆。

  聚宝盆,当然五光十色。有人说,聚宝盆是金色的,因为这里矿藏丰富,“金玉遍地”。有人说聚宝盆是白色的,因为盐碱如海,察尔汗盐湖就够全世界吃上800年。有人说,聚宝盆是铁青色或者黄色的,因为这里植被稀疏,戈壁荒漠纵横,亿万年形成的雅丹地貌随处可见。但格尔木人说,聚宝盆应该是绿色的,因为绿色才是可持续的。

  两年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批,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位于试验区核心的格尔木市,资源和能源相对丰富。市委提出坚决不走拼资源拼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发展的底子薄,但谋求科学发展的底气足!”

  化废为宝破“魔咒”

  据说有一个魔咒,产业梯度转移由“看不见的手”主导,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层层“挑肥拣瘦”,最后剩下的大多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企业”。

  “发展再饥渴,也绝不能饮鸩止渴。”格尔木正在努力打破这个魔咒。

  “青海生态环境脆弱,不允许发展再走弯路,更不能成为产业转移的‘垃圾箱’。”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西秦说,“发展循环经济,追求长远效益,绿色低碳是主旋律。”

  12月21日,记者走进格尔木豫源公司。这是一家从事粗铅冶炼的小企业,倾心于通过技改从资源循环利用中“抠”效益。今年7月新工艺投产后,原来都要排放掉的二氧化硫全部集中回收,制成硫酸,年产值600万元。把硫酸延伸加工成发泡剂,每吨又可“激活”千万元净利润。总经理程红旗说,目前正在进行的另一项技改预计2013年下半年完成,综合能耗将下降54%,从废渣中二次提取铅、锌和银等金属,每年能创造经济价值约5000万元。

  “镁不胜收”可循环

  资源富集是优势,吃干榨尽是本事。有专家说过,循环经济的精彩之处就是以循环利用的方式吃干榨尽。

  茫茫盐湖,“镁不胜收”。察尔汗盐湖镁盐储量占全国75%以上,与钾共生。以当地目前钾肥的生产规模测算,每年的副产品氯化镁2200万余吨、氯化钠600万余吨。2011年3月,格尔木启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将其一网尽收,构筑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金属镁是目前世界上质地最轻、应用最广的新材料之一,从飞机到手机都用得上,在国内外都属于刚性需求。王西秦介绍,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引进欧洲技术,预计2013年底可以投产。续建总投资是一期的两倍,预计2018年投产,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0多亿元。更关键的在于,这个项目将带动格尔木走出单一的盐湖化工,实现盐湖化工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有机链接,提高产品附加值。

  “追日族”盼望春天

  在格尔木,太阳能产品开始如阳光般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格尔木市东出口道路两侧,可以看到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今年,又建起了18个新型太阳能公交候车亭。2013年将选择一些企业、社区、学校试点发展分布式太阳能。

  格尔木市委书记朱建平说,格尔木日照充足,有大片荒漠化土地,适宜太阳能发电,吸引了一批“追日族”。

  2011年9月,北控绿产(青海)新能源公司在格尔木一期投入3亿多元,装机20兆瓦。其中,1兆瓦采用实现高倍聚光的第三代光伏技术。2011年底并网发电以来,北控绿产(青海)新能源公司已经生产了2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2012年二期项目又上了20兆瓦,其间晶硅设备价格下跌,因此全部采用晶硅设备,投入节省了一半还多。

  “给点阳光就灿烂,太阳能发电春天来了。”北控绿产(青海)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亮说。2012年底,格尔木市光伏并网发电突破1000兆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区光伏电站群之一。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30日 04:5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