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解读十八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系列文章 ⑥:中国不做待宰的“肥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解读十八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系列文章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之五

  军事实力越强大,运用武力的意志越坚定,达成和平的可能性就越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部分开宗明义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的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这一重要论断,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

  北宋空前繁荣的教训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轮廓已经初步、清晰地显现出来。据世界经济史学家麦迪逊测算,秦汉时期直至近代,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从公元元年到18世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一般均高于20%,1820年更是达到历史峰值32.9%。进入近代以后,比重迅速下降,1950年降到4.5%。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大致上同步。改革开放的33年,中国以年平均增速高出世界平均值近7个百分点的加速度追赶世界,目前中国所占比重按外汇汇率计算占世界10%以上,总量约相当于美国的1/2。与之相应,我国的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愈发突出。

  在这种背景下,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障中国这只巨轮能够在大风大浪中顺利前行?是单纯追求经济的富足,还是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道路,不断增强国防和军事实力?这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历史课题。实践证明,能战方能言和,国家的军事实力越强大,运用武力的意志越坚定,达成和平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但倘若没有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相匹配,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只是一只待宰的“肥羊”。我国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文化生活空前繁荣,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非常之高,但由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面对金军入侵,宋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的覆灭。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3,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军事机器陈旧落后,拥有百万军队的大清帝国,竟被数千英军击败,不得不割地赔款求和,使中华民族陷入长达一百多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今天的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新社会,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进而实现全面和持续的民族复兴,基本前提是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将安全与发展铸造成为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的“一块整钢”。

  必须坚守的底线

  当代中国的崛起和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安全和发展态势——

  作为目前正在崛起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应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战略发展空间的打压和排挤;

  作为一个尚未完成统一的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任务格外繁重;

  作为一个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的国家,面临着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大国地缘政治生态环境;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始终应对来自西方世界的“西化”、“分化”、“妖魔化”等种种挑战;

  作为不结盟国家,没有他国或军事联盟的军力联合或保护,需要独立发展防卫力量;

  作为处于军事变革的国家,要始终面临世界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引起的动态安全压力;

  作为一个战略利益不断拓展的国家,面临着国际既定利益和力量格局的阻碍和限制;

  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国家,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的任务格外繁重;

  作为一个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转变的后发国家,在经历一个经济粗放发展和量的急剧扩张之后,需要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国家核心竞争力。

  这种复杂的安全和发展态势,对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了一条必须坚守的底线——不断巩固和强大我们的国防与军队!守不住这条底线,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历史悲剧就会重演,中华民族就会跌入国破家亡的危境。

  总体布局的新要求

  在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中,如何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定位,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探索的重大战略问题。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勾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时,就把国防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逐步确立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这一总体布局。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又有了新的拓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目标,把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

  按照十八大精神,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基本要求是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当前,我国面临着诸多安全与发展威胁,但国家核心安全最为重要,这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这种安全需求,是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利益拓展以及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方面的需求。我们必须以此为基点,加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整体筹划和顶层设计,搞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总体目标、发展步骤、建设任务、资源配置之间的衔接与协调;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实现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与地方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融合发展。

  当前,我军建设处于历史的多重交汇点上,即社会变革深化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队历史使命拓展期相互叠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双重攻坚”,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双重任务”交织互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牢固确立党的军事理论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建设强大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31日 07:3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