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沧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开创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新局面的决议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共产党沧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立足沧州实际、把握发展大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的奋斗目标,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打造富强美丽幸福沧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新征程进行深入研究,作出如下决议: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方向,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沧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新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性,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推动,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

  1、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加深对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作部署的理解,增强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深学透,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真正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

  2、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动力,激励我们为实现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促进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牢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敢于问鼎、唯旗是夺”的良好精神状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正确审视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准确把握我市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列和步入“海洋时代”、“京津一小时都市圈时代”和“大工业时代”的历史方位与特征,紧紧抓住《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举全省之力打造渤海新区增长极等重大机遇,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意识,真正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力智慧力量全部凝聚到打造富强美丽幸福沧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新征程上来。

  3、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在实践、贵在落实。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各地各部门要密切联系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的实际,切实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新成效。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的要求,结合市八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战略,牢固坚持“四个不动摇”,突出主题主线、打造“富强沧州”,突出靓丽优美、打造“美丽沧州”,突出民生和谐、打造“幸福沧州”,突出先进纯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跨入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的历史新阶段。按照较发达地方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等地方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欠发达地方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梯次推进的原则,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小康标准,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细化目标、实化举措、狠抓落实,为实现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二、强力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富强沧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突出主题主线,牢固坚持“四个不动摇”,着力构建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中心城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快发展”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总量大、结构优、质量好、活力足的富强沧州。

  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一是加快沿海经济发展,努力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沿海临港经济区。坚持把“港产城”协调发展作为渤海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开发,加快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推进20万吨级航道及矿石、集装箱、煤炭、原油等码头建设,加快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快推进黄骅港口岸开放,进一步完善口岸设施和港口功能,打造河北“东出西联”的出海口、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坚持“突出特色、循环发展、一区多园”,集聚发展石油化工、新型合成材料、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加快中捷石化炼化一体化、中钢40万吨镍铁、北汽集团40万辆整车、国华沧东电厂三期2100万千瓦、140万千瓦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吸引大项目、大资金涌入渤海新区。坚持港口、产业、新城联合开发互动,加快黄骅生态新城建设,重点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科教园区、商务休闲区及博海大桥等“十大工程”建设;大力培育以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抓好老城改造,实现“新老”并进、和谐相融,力争到2020年建成100万人口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经济。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推进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区和沧东经济开发区三大省级工业园区协调、互动、融合发展,打造全市工业高地和技术高地,力争“三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改造提升优势支撑产业,大力发展管道装备、石油设备、机械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业,着力发展塑料制品、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轻工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退二进三”步伐,按照“一轴、两带、三区、多层次、多业态、多区域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商业商务、仓储物流、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重点实施荣盛锦绣天地、泰大家居、颐和新世界、彩龙国际商贸城、沃尔玛等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河北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中心、中国沧州国际五金城、沧东生产资料物流园等物流中心项目,加快推进管业大厦、金博大厦等20个企业总部工程。三是坚持以开发区、工业聚集区为龙头,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推进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突出特色,加强规划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按照培育龙头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强化自主创新的要求,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一是坚持上好项目,以投入扩总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以项目建设总揽不动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好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意识。按照“储备项目抓前期、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效”的要求,确保项目建设不停步、投入拉动不断档。加强对华北石化1000万吨炼油、北汽40万辆整车、台商产业转移创新基地、河北金牛化工年产40万吨P V C等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调度,优化要素保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按计划进度如期推进。抓住当前国家加快项目审批的有利时机,加大项目审批、资金筹措、用地指标、环境影响评价等组织协调力度,力促渤海新区热电、中国一重年产300万吨冷轧板等项目尽快获批。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基础及优势,着力谋划海兴核电、任丘100万吨乙烯、石—沧—港城际铁路、沧州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进技术改造、实施名牌战略为核心,壮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等支柱产业,促进机械制造业由零件向部件、由部件向整机转变,推进食品、纺织、铸造等传统产业向品种多元化、产品高端化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循环化发展。坚持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的战略重点,强化海洋经济意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升海洋经济的比重。以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京津一小时都市圈的优势,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接集聚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体系。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加大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院士工作站、生产力促进中心、实验站等科技服务机构,促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着力改善发展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为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分配、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促进城镇化建设,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林权制度、征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改革。二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围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招商会、推介会、专题报道、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介我市沿海有港、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成本较低等综合优势,让国内外客商了解沧州、关注沧州、投资沧州。改进招商方式,面向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和定向招商,不断提高招商成效。拓展招商区域,在继续面向欧美、日韩和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招商的同时,积极开拓南美、中东欧、东盟、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市场,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新格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扶持力度,重点抓好石油钻采设备、管道装备、精细化工、裘皮服装等出口基地建设,培育特色出口品牌,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三、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沧州”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全力打造城乡面貌靓丽秀美、生态环境清新优美的“美丽沧州”。

  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靓丽宜居的美好家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按照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城乡建设思路,大力加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心村协调发展的城乡建设新格局。以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为目标,围绕“繁华、靓丽、和谐、宜居”,坚持“三城统筹”、“四区一县”共建,大力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抓好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城区绿色行动三年计划。以增强实力、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扩大规模为目标,积极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建设一批具有中小城市规模和实力的县级城市,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镇、特色镇、产业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注重彰显历史文化、本地特色,突出“水”和“绿”,谋划建设一批有品位、生财富、惠民生的建设项目。加强城市管理、整治城乡市容村貌。

  2、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广泛普及生态文明科学知识,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模式,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大力实施“减排、清水、净天、增绿和创建生态园区”五大工程,努力建设天蓝气清、地绿水净生态环境清新优美的新沧州,力争到2020年把我市建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和湿地保护。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建设激励机制、市场化投入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建设监督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等机制,建立多元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四、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打造“幸福沧州”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全力打造精神充实、生活美好、民主和谐的幸福沧州。

  1、繁荣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培育“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敢于问鼎、唯旗是夺”的新时期沧州精神,凝聚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实施道德工程,扎实推进“好人之城”建设,让“沧州好人”典型宣传评选活动成为公民道德建设最激昂的旋律,让“好人之城、道德之城”成为最能彰显沧州人文形象的金字招牌。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武术馆、杂技馆、沧州大剧院、数字影院、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晋档升级,加强城市社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集成融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邻里等群众性和谐文化建设,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以组织开展沧州市“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为契机,推出一批影响力强、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品精品化。加强网络社会建设管理,唱响主旋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挥杂技、武术等沧州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沧州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培育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县域特色文化板块。加快吴桥杂技文化、大运河文化、滨海文化和白洋淀、湿地、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兴办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中国吴桥杂技、沧州武术两大产业集团,努力培育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文化产业集团。推动以“一带一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渤海文化产业园)为重点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培植一批高端、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项目。

  2、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水平,保障每个适龄少年儿童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投入,抓好沧州工贸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沧州一中迁建工程。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职工更加体面地劳动、更加有尊严地生活。三是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群众。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细化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统筹提高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四是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福利事业、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老龄服务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健全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好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努力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着力解决计生特殊家庭的困难。健全覆盖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网络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基层和薄弱环节倾斜,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3、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群众生活祥和。一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利中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主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及侨务政策,密切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企事业单位、自治组织办事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积极推动仲裁调解工作融入全市统一大调解机制,依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让群众理有处说、冤有处诉、正义有处伸张,使法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促进政法机关的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平安沧州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防得住、控得严、打得赢为目标,加强以“平安五网”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消除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隐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全面推广肃宁“四个覆盖”等经验的同时,鼓励支持各地积极探索符合本地规律、特点的社会管理新机制。注重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和化解,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城乡社区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职责。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开创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沧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沿海强市目标的坚强政治保证。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党组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全市各级党的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事业中始终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突出理想信念这个政治灵魂,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始终保持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思想上先进、行动上统一。强化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真心倾听群众呼声、诚意尊重群众意愿。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关键环节,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使干成事的人得重用。全面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以竞争性选拔干部为重点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健全以亮点工作考核、政德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化沿海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2、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继续深化“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在全市营造“心齐、风正、干事、劲足”的浓厚氛围,形成创先争优、唯旗是夺的良好局面。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奢树威信,把广大干部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政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在干部队伍中营造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的时代新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把握新要求、谋划新举措、解决新问题。

  3、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坚持以深化“把党的旗帜亮出来”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发挥好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功能作用。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出、统筹推进,进一步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培养选拔机制,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激励关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大力推广村务“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逐步规范基层组织的工作运行方式。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加强党员队伍发展、教育和管理,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4、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设廉洁政治的新要求,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以“廉政助力”、“廉政励志”、“廉政维稳”、“廉政惠民”四项主题行动为内容的“廉政护航”工程,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广任丘惩防体系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持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合力。加强对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确保中央和省、市委政令畅通。始终保持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沧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沿海强市进程而努力奋斗!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6日 00:29 来源:沧州日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