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起点上,面对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提出要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取向。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批创新型人才。伴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英国《经济学人》预测,以新的数字化制造革命为重要标志的“第六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这是一次“完整意义”的复合型科技革命,不仅改变着经济的性质和生产要素,同时预示着全新的个性化学习社会的到来,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功能、目标、组织、结构以及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以全新的面貌进行深化、组合、更新和再造。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观念。要按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模式和评价标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创新人才评价模式,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要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基础工程,着力营造追求真理、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着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当前,我们和国际上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不是学生生源,也不完全是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最主要的是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参与国际化的能力。未来个性化学习社会的教师更应当是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就是学习者、终身学习者。面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北京师范大学把人才作为支撑科学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未来五年力争实现高层次人才倍增,努力汇聚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大师和教育名家。学校将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为各级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完善的专业发展支持,不断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学校根据教师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载体,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实施老教授、青年教师“1+1引航计划”,开展“国情考察、理想教育、智力支教”三位一体的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青年教师的利益诉求,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愉快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努力使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统一。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一流的管理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要求。应当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还面临着一些资源约束、体制机制障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流的管理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是要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以尊重、关心、发展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2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提出实施制度创新工程,核心是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优化管理效能,着力完善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将进一步推动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转向更加科学的管理,从相对封闭的管理转向师生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管理,为每一位师生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学校将深化以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将改革和完善教师晋升制度、奖酬制度,建立以创新与质量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与评价体制,以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激活创新动力;将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公平正义、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制度环境,着力形成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9日 05:5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