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张昌尔:如何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并解决好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群众工作是事关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工作

  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党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生命工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掌握丰富的物质资源,应当而且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党内一些人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看成谋取个人私利或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替代人民,没有任何资源可以代替民心。党存在发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天也不能生存。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治久安,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能不能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来抓,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制胜的法宝。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强敌,取得执政地位,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善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和平建设时期,群众工作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到建党一百年时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挑战。应对困难和挑战、完成历史使命,必须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应对“四大考验”的有效武器。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要求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很有针对性。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妄图遏制中国崛起,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渗透和分化,挑起事端,丑化抹黑,离间民心,同我们争夺群众。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矛盾凸显期,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呈现多发易发态势,如果群众工作做得不细,就容易出现群体性事件。特别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在给人们思想交流和互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将负面情绪、错误思潮扩大化,对党群感情产生一定的分散、消解作用。从党内看,一些党员长期担任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很大,掌握的资源很多,容易产生错觉,颠倒主仆关系,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甚至消极腐败,引起群众不满。世情、国情、党情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不能丢,并且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影响群众工作和党群干群关系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就从事群众工作的主体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立场问题。立场问题主要是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一些干部的群众立场不稳,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不相信群众,把老百姓看成是“刁民”。二是不依靠群众,不攀穷亲,热衷于傍大款。特别是在发展问题上,不发动群众,不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而是一味地找老板、依靠老板搞开发、搞项目。三是不为群众,看问题、作决策,不是看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而是站在自身、小团体、少数人的立场上。

  感情问题。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反而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反而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有些干部整天在忙,但往上面跑得多,往下面跑得少;往发达地区跑得多,往贫困地区跑得少。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对群众缺乏感情。一些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与基层群众的日常交往,与群众感情不深,吃不惯群众饭、睡不惯群众床,嫌弃群众文化程度低,嫌弃群众脏、不文明。还有些干部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上访麻木不仁,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躲则躲。

  利益问题。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决策偏差和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如收入分配不公。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和单位与民争利,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三是部分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如低保救灾资金确定、保障性住房分配、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监管、强农惠农资金发放等方面容易出问题。四是群众利益遭到不法侵害时,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没有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工作方法问题。主要表现是:不善于运用说服、教育、引导、服务、协商、经济等办法和手段做群众工作,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动不动就是行政命令、强制执行,简单粗暴,伤害群众感情,损害干群关系。

  三、群众工作的途径要在实践中探索

  近年来,湖北省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两轮“三万”活动,全省抽调11万多名干部,组成1.8万多个工作组,深入全省1062万农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将农村群众工作的成功做法向工矿企业、城市社区、高等院校推广,推动群众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实现群众工作全覆盖,促进“机关转作风、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目标的实现。这一活动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成为群众工作品牌。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我们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

  要把增进感情放在群众工作的首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为民所系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和前提,对待群众的感情反映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我们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要清醒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始终把群众当作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是最讲感情的,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尽心尽力,感动群众,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来对待,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在“三万”活动中,广大干部把增进感情放在首位,40%住在村,60%住在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接触、交流、沟通,打开了群众的心门,激起了巨大“暖流”。群众赞叹“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

  要把办实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群众是最朴实、最讲实际的。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群众看干部,关键就看干部办不办实事。群众最拥护说真话的好官、办实事的好官、解难处的好官、带领致富的好官;而不喜欢夸夸其谈的“说官”、指手画脚的“评官”、虚报浮夸的“假官”、无所作为的“庸官”。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家门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在第一轮“三万”活动中,湖北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所有工作队就地转成抗旱救灾突击队,有力保障了我省粮食生产“八连增”。在第二轮“三万”活动中,我们针对农村小水利年久失修的情况,将活动主题定为“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全省共投资80多亿元,整治了21万口塘堰,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活动结束时,农民群众用锦旗、诗歌、感谢信等方式,表达对工作队的感谢。我省“三万”活动之所以得到群众支持,就是因为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仅靠传统的群众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同时,如今的干部队伍虽然大大年轻化、知识化,但不少干部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没有经历深入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基层实践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亟待提升。在“三万”活动中,有的年轻干部起初感到与农民有距离感、说不上话,经过一段时间磨炼,逐步摸索出“十个一”进农家、“民情十问”等方法,学会了如何做群众工作。这些情况表明,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到群众中去摸索,要把实践作为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第一课堂,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长能力。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协商、疏导、服务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提高群众工作实效。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使之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决不能搞“形式主义”、“一阵风”和“三板斧”,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特别是在当前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下,探索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推动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尤为重要而紧迫。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相关制度,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使党同群众的联系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作者: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张昌尔)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 08:49 来源:求是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