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民之所盼 政之所为——河南代表委员热议民生改善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每年省“两会”,民生话题都是热点、焦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让“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心情格外振奋:我省对民生投入的力度持续加大;未来5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2020年,河南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代表委员们热议民生、建言献策,表达着同一个心愿:让咱中原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让和谐美好大中原的心愿尽早实现!

  暖民心

  ——民生改善持续“提速”

  “关注民生”、“突出为民”,这是审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委员们的强烈感受。

  省政协委员、共青团焦作市委书记张刚认为,报告将坚持执政为民作为根本目的,用大量篇幅安排部署民生工作,字里行间充满对人民群众的真切感情。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承诺,正是广大百姓的期盼,非常鼓舞人心。

  解民忧,暖民心。过去5年,我省集中财力解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民生改善持续“提速”,不少代表委员表示“深感欣慰和自豪”。

  “全省财政民生支出5年累计达1.23万亿元,特别是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2.3%,比重居全国第一位。”省人大代表、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觉得,对教育事业加大投入,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生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让她这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信心更足了。

  惠民生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现实受益者,得到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认可。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戴春枝认为,要实现人民富裕、收入翻番的目标,就必须在促进就业上下功夫。她表示,下一步,郑州市将继续关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通过创业、培训、援助等多种途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占我省人口70%的农民如何增收?省人大代表、内乡县县长李长江建言,要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大力扶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通过在土地流转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明晰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对农民的转移支付。

  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近年来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是代表委员们议案提案的重点。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张展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省级妇幼专科医院,他们将发挥技术、人才、管理优势,通过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与服务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化解百姓“看病难”的瓶颈问题。同时,针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张展呼吁政府加大对社区、医院等康复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顺民意

  ——构建和谐美好大中原

  中原百姓期盼的“明天”,是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其中,政府改进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应有之义。”省人大代表、平顶山市新华区区长徐延杰认为,城市中心区建设中,创新社会管理应坚持以服务居民社区为落脚点,推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居民自治,完善工作机制,以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的水平。

  和谐美好,离不开“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保障。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让打造“百姓放心食品”成为多个代表委员的共同话题。省政协委员、濮阳市政协副主席孙永振认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应健全相关工作问责制。同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从“被动应付型”转向“主动保障型”;完善监管机制,实现“从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此外,还应健全信息公开与通报制度,引导公众趋利避害。

  成绩令人鼓舞,问题让人警醒。不少代表委员表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任务依然繁重,坚定信心的同时要保持清醒忧患:只有不断增强为民意识,始终着力民生,才能赢得广大百姓的衷心拥戴,才能攻坚克难,带领人民群众开创更美好的未来!③5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6日 14:46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