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委员热议“改会风”话题:根本上还是要让会议生动起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前不久,某地开政协会议,有委员在会上打瞌睡被媒体曝光,十分尴尬。昨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在分组审议时,“打瞌睡”以及由此引发的改会风问题,引发热议。

  来参加会议就带着责任

  杨爱华委员说,一些重要的会议不摆放鲜花,厉行节约,这些都是改会风的重要举措,但根本上还是要改变会议内容和形式,让会议变得生动起来,参会者才会认真听讲。否则,冬天置身在暖洋洋的环境里,听着同一声调冗长发言,的确容易打瞌睡。

  范佳健委员则认为,“既然参加会议,与会者就是带着一份责任来的,即便再累再疲倦,也不该打瞌睡啊!”

  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张娣委员说,“在学校里,校长对我们教师说,如果上课时学生打瞌睡,思想不集中,那教师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会运用许多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课时语调抑扬顿挫,配上PPT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在她看来,每年政协的大会发言就很精彩,演讲者发言质量高,再配以PPT显示数据图表等,与会者都听得津津有味。

  观点有碰撞,现场很活跃,一些委员笑道,“瞧,像这样互动交流,多好!”

  开会不打瞌睡显然不够

  改会风的话题还在继续。新委员吕朝告诉大家,“参加两会前,我打了个电话给远在外地的父母。老爸嘱咐我三件事,一是别打瞌睡,二是别扰民,三是别发牢骚。

  老爸的三句话吕朝记在心里:“上海开两会不封路,许多委员坐公交车来参会,不会造成拥堵。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大家都讲真话,所以自己一点顾虑也没有。而会议气氛好,也不会打瞌睡。”

  开会不打瞌睡显然不够。吕朝认为,分组讨论大家都很活跃,“抢”话筒,畅所欲言,但也存在“各讲各”现象,对彼此的工作领域和话题不太熟悉,较难形成交锋和交融。

  马伊里委员也有同感。分组讨论时如果话题过于分散,就难以形成共识。如此状况下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往往会比较“轻”,难以撬动大问题。两会期间,委员们有四五天时间聚在一起,各界别的委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交流,争取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有比较集中的议题,呈现出更多精彩观点和建言。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7日 08:51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