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高考375分线”忽略了什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日前进行的广东省政协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广州大学教授杨木壮建议高考将375分设为“最低录取线”,低于375分不录取。网友对此赞弹不一。(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对于为何要为高考设“最低录取线”,杨木壮给出了几点理由,包括低分考生不适合读书,不是说素质低,而是更适合干其他工作;低分考生往往只能上质量不怎么高收费却高的学校,给家庭造成太大负担;低分考生大学毕业后,往往没有技能,难以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这种情况的学生容易“眼高手低”,从农村跑到城市,不利于社会稳定。

  平心而论,尽管不知道这个375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但杨委员的建议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问题是,这种观点仅仅考虑了学生上大学背后的智力因素、经济条件、就业现状,却唯独忽略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即上大学首先是一个人的权利问题。

  至于说,同组委员林伦伦的那番“期望值论”——现在很多农村孩子到广州来“混”一两年就不肯再回去。而如果他在当地读职业教育大专、中专,在县和镇上工作,期望就不那么高——我觉得更是荒诞透顶。农村孩子之所以向往大城市,并非因为见了“世面”期望值被抬高,而在于大城市在现实中有着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创造更好生活的可能。

  因此,相比无谓地讨论是否每个人都适合读大学,个人以为,更有价值的议题或许是,怎样更均衡地分配我们的教育资源,使大学的录取更公平?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对于某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娃来说,成绩差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适合读书”,而一定程度上与从小受教育的质量与城市相距明显相关,在素质教育日益受重视的今天,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事实上,无论是“最低录取线”还是“不适合说”、“期望值论”,体现的都是一种功利的教育观,但诚如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言,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要是我们能从这层意义上看待问题,“高考375分线不录取”或有现实考虑,但出发点完全需要纠正。王垚烽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7日 15:39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