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报告编制有进步 还可再细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请教一下财政厅的同志,有个地方我不太明白……”1月27日,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进入审议预算草案报告环节。在分组会议上,代表们纷纷“抢麦”向在场的省财政厅工作人员询问,会场的“热闹”让很多新老代表都直呼“第一次”。有代表说,报告读得更明白了;也有代表提出,报告编制比以往大有进步,但可以细点、细点、再细点。

  相比以往,本次人大会议的预算草案编制确实有不少突破,有很多个“第一次”:大会开幕前,省财政厅第一次主动赴各地市征求省人大代表意见;预算草案报告第一次提前一周发放到代表手中;预算草案报告第一次列明三公行政经费预算情况,并细化到项级科目;省财政厅第一次在会场设置24小时值班的预算草案咨询室。

  这些创新举措,也让以往“粗线条”编制的预算草案,渐渐揭去“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只知方向,不知细节”、“定性而不定量”等标签。有人大代表评价说,纳税人的钱怎么花,报告不再“藏着掖着”。翻开137页的预算草案附件,财政支出、民生投入、转移支付以及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都一项项列了出来。很多项目既有今年的数据,又有与往年的对比。

  “这确实是预算公开的大进步。”省人大代表、江门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局长俞雪花兴奋地告诉记者,第一次带着未标明“会后收回”字样的财政预算报告开会,政府部门给了代表们惊喜。

  也有代表提出,预算草案编制可以更加细致:“只有更细才能更公开,如果能够细到把一个路灯花了多少钱都编进去,那大家都能看得更清楚了。”

  省人大代表、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卢家辉指出,预算草案报告还较为复杂,列出了一个个的收入和支出,却没有一张收支总表来体现财政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此外,报表中缺乏一些数字对比,应该更多地使用数据说明增减情况,解释原因。

  此外,代表们还建议加大预算审议的培训力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我是新代表,以前从来没看过预算,一开始根本看不懂,经培训后稍微懂了点。”外来工代表陶立群坦言。(记者 辛均庆 赖竞超 赵杨 徐林)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14:59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