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助民企打破“玻璃门”代表委员建议学温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达州正准备成立民间资本投融资服务中心,搭建一个规范的民间资本投资平台。”省政协委员、达州市工商联主席廖清江告诉记者,下一步,达州还将向民营资本开放很多政府项目,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城市交通、污水处理、城市供水供气等,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对我省经济贡献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不时遇到“玻璃门”、“弹簧门”阻碍。怎样破门?参加省两会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国家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很好,但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廖清江说,以民营经济准入领域为例,能源、资源开发、通信、高精尖技术等领域,都存在“玻璃门”问题。“之所以进不去,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行业被国企垄断,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有‘打架’现象,这边放开了,那边又限制,比如对企业资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廖清江分析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而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而融资难。“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省人大代表、蓝光集团董事长杨铿在《关于加快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中指出,在四川省“非公经济36条实施细则”基础上,各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细则,并广泛征求工商界的意见。针对过去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通信、科教文卫、旅游业、保障房建设投资上的障碍,应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实施办法,明确准入资格和条件。“我建议学习温州经验,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和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规范民间资本。”廖清江介绍说,温州成立了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是集聚银行、担保、会计、法律、评估等机构搭建的金融超市,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有效地激励和疏导民间资本投资。达州即将成立的民间资本投融资服务中心,正是学习了温州经验。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17:2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