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3日 刘伟平)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1日 14:33 | 来源:甘肃日报
[ 字号 ] [打印] [ 我要纠错 ]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3日在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甘肃省省长 刘伟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省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开创转型跨越新局面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进一步支持我省加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夺取了抗击“5·12”特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规划实施两年来,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进展顺利。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预计2012年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704亿元增加到556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由10614元增加到21658元,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由1310亿元增加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854亿元增加到1910亿元,年均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增加到89.05亿美元,增长61.9%,年均增长10.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0.9亿元增加到520.9亿元,年均增长22.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675.3亿元增加到2063.4亿元,年均增长25%。全省城镇化率由31.6%提高到38.8%,提升了7.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跨过1000万吨大台阶,达到1110万吨。畜牧业增加值由88.4亿元增加到16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3.9%。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956.7亿元增加到1880亿元,年均增长13.7%。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5%。原油生产、加工能力新增250万吨和200万吨。钢、钢材产能双双突破1000万吨。有色金属产能达到350万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路通车里程新增2.39万公里,达到12.4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284公里,达到2606公里。全省97.5%的乡镇和5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880公里。金昌、张掖机场建成通航,通航机场达到7个。区域经济竞相发展,兰白核心经济区、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关天经济区和酒嘉、金武经济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出台支持甘南、临夏、陇南、定西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两州两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步提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条。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12项主要指标达到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完成重点节能减排项目753个,总投资659.36亿元。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057万吨。2007年到201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48%。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综合科技水平从全国第21位提高到第17位。科技项目综合投入产出比由1∶3.5增加到1∶5.4。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由37.5%提高到42.5%。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旅游总收入五年实现翻两番,由116亿元增加到471亿元,年均增长32%。扶贫攻坚深入推进,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实施我省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和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58个县市区纳入新一轮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范围。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2.74亿元,在2895个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按2009年1196元的扶贫标准,“十一五”期间减少贫困人口280万人。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有效,“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规划重建项目完成投资658.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07.1%。舟曲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170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169个,完成投资47.5亿元,完成率达到97%。成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基本建成。岷县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东乡县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373亿元,年均增长23%。“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小学和初中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人均240元和375元提高到500元和700元。新建、改扩建和增设附属幼儿园1678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15万人。高考录取率由50.7%提高到74%。在58个连片特困县市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31万人。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和高中阶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基本消除因贫失学现象。平均受教育年限由7.53年提高到8.17年。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医疗卫生经费投入540亿元,年均增长29.5%。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项目3720个,县市区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城乡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5.36万套,分配入住33.57万套,工程进度居全国前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6.3万户。对62.23万户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3.4亿元。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综合试点,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全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全覆盖。建成1288个乡镇和社区体育健身工程。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县级以上应急救援队伍全部组建并建立了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双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驻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支持经济发展、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事、统计、监察、审计、工商、质监、编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科学、参事、档案、测绘、文史、地方志、残疾人、老龄、红十字会、慈善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围绕文化大省建设,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建成9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陇剧《苦乐村官》等3项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夏河拉卜楞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组建了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甘肃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演艺集团公司。兰州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新增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等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了出版发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文艺院团、广电网络整合等领域改革任务。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保护和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积极向前推进。完成1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86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新修梯田69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0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15平方公里。解决75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实现阶段性通水目标。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全面建成。三北防护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13.42%。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省级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21项。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组建了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公司、甘肃能源集团公司、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省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公司、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以及敦煌、麦积山、黄河三峡旅游公司。设立甘肃银行。引进4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金融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累计完成直接融资1453亿元,增长12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市场主体总量由41.92万户增加到81.18万户,增长93.66%。注册资本金总额由2565.82亿元增加到6941.61亿元,增长170.54%。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36.6%提高到38.9%。全方位大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由206亿元增加到2752亿元,增长12倍。实际利用外资5.29亿美元。实现境外投资24.72亿美元。累计与28个国家的45个省州和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148.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8.7万人。招录8.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社区、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和畜牧兽医站等基层岗位工作。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2488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解决52.62万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老工伤和集体工、“五七工、家属工”社保遗留问题。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补助标准提高了55%和117%;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842元,增长60.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240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月平均达到672.5元,增长99.3%。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由600元提高到1800元。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12元增加到17237元,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29元增加到4495元,年均增长14.1%。

  ——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进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362件。省政府共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51件地方性法规议案,出台政府规章49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和程序,健全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着力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赵文 热词
搜索更多 的新闻
主题教育
860010-16011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