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一届安徽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1月20日)

  王明方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十届省政协的五年,是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协常委会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坚实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增进共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纪念庆祝活动,不断巩固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化对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认识,为建设美好安徽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注重在谋划工作中深化共识,认真协助省委对全省各级政协工作进行调研检查,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民政协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深入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的学习培训,成立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不断丰富履职实践,协调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我省人民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

  以建设学习型政协组织提升水平,服务大局。通过完善党组中心组、主席会议专题学习等制度,建立常委会议学习讲座、在皖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会、委员学习研讨班等常态化学习机制,带动形成多层次的学习培训格局,营造注重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深化思想建设中增进共识,进一步提升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影响,营造氛围。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改进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人民政协的履职成果和广大委员的履职风采,为人民政协事业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服务科学发展的成果更加丰硕

  助推加速崛起。为推进我省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们五年一以贯之,持续建言。通过举办高规格专题论坛,召开常委专题协商会和委员专题座谈会,会同苏浙沪三省市政协在全国政协全会上联合发言,为我省全面融入长三角、皖江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发挥积极作用。把握我省“十二五”发展战略,围绕“加快做大做强我省主导产业”召开资政会,会议形成的建议案为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奠定良好基础。五年来,我们还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皖北发展、促进合芜蚌试验区建设等重点课题,运用资政会、常委专题协商会、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等履职平台建言献策,为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

  助力文化繁荣。为促进我省走出一条徽风皖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繁荣之路,及时召开“促进文化强省建设”专题常委会议,多条意见建议进入省委决策;围绕省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此外,还通过举办皖粤、皖浙书画名家作品联展,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广泛征集文史资料,精编《共和国亲历亲见亲闻》、《百年安徽风云》丛书,出版《安徽人民政协简史》,《江淮文史》走进上万个农家书屋,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更加突出。

  助建生态文明。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常委专题协商会,一些意见建议被吸纳到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中。持续关注水环境保护与利用,会同长江流域十三省市政协就长江水环境保护问题,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意见建议;举办专题论坛,建言巢湖水污染防治问题;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促成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成为全国第一个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太平湖纳入我省首批国家湖泊保护试点。

  (三)促进社会建设的成效更加明显

  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反映各方意见,表达各方诉求。十届省政协共收到提案4374件,立案4353件;编发各类社情民意信息1784期,省领导批转批办99次;收到大会发言626篇,121位委员作了大会口头发言,省领导批示89篇。组织协调在皖全国政协委员在国家层面反映我省人民群众的期盼诉求,共向十一届全国政协提交提案384件、大会发言70余篇,一些意见建议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重视。同时,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大力推进政协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宽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通过政协组织了解和反映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渠道。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注重发挥界别优势和专委会基础作用,围绕关系民生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视察,组织座谈讨论,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议政建言。同时,经常组织各界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直接促成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的民生工程,以及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委员优势,连续举办部分县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开展送医下乡、捐资捐助等活动,倾情为民办好事做实事。

  服务社会管理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履职重要内容,召开专题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就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创新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等问题协商议政,所提意见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开展民营经济法制环境、涉法涉诉信访情况、人民调解工作等专题调研,积极推动我省社会管理工作创新。

  (四)团结民主的主题更为突出

  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密切与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支持他们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协商讨论和省政协的重要活动,做到提案重点督办,发言重点安排,社情民意信息重点报送,使政协更好地成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议政、增进共识、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

  广泛开展界别活动。注重发挥由界别构成的组织优势,及时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传递给社会各界,对社会各界利益诉求进行系统分析和协商讨论,使政协更好成为党委、政府了解和汇集界别民意的桥梁纽带。建立和完善界别视察、界别提案、界别召集人等制度和工作联络机制,先后开展各类界别活动140余次,不断增强各界别团结联系本界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认真开展民主监督。在思想上,深化对政协开展民主监督的认识;在工作上,积极探索扩大民主监督实效的形式。注重运用和完善已有形式积极开展监督活动,并不断探索特约监督和巡视督查等监督形式。加大提案监督和协商办理力度,力求使政协民主监督能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改善政务环境。受省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连续两年组织委员巡视评估组,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视察督查,进一步推动民生工程的实施。推荐在皖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担任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政风行风评议员、特邀监督员等,直接参加民生工程规划论证等活动,产生了良好效果。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宣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维护我省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着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贯彻落实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对外交往联谊。支持港澳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建立省政协港澳地区委员联络组和召集人制度,定期走访看望港澳委员,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各界的联系。积极主动开展皖台交流活动,密切与台湾知名社团、人士的友好往来。参与开展公共外交活动,为拓展与国外政府、民间社团组织的联系交流贡献力量。

  (五)开展工作的制度机制更富活力

  建立服务大局“直通”机制。积极主动与党委、政府沟通,使政协工作与全省发展大局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同频合拍,并适度超前谋划和开展调研,有效提升了政协工作的全局性和前瞻性,从而保障履职成果能够直接进入党委、政府决策之中,转化落实于决策实施全过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资政会建议案,成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实施“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重要参考,被省委张宝顺书记誉为政协发挥作用的“成功范例”。五年来,围绕全省发展大局,经过深入调研,常委会先后提出了10份建议案,都成为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积极推进和规范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协助制定《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全体会议集中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工作格局。探索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形式,邀请公民旁听政协会议,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情况。

  加强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在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门委员会活动等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密切与省政协委员联系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省政协委员视察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活动的意见》,修订《提案工作条例》等,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规范,将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尊重和保护政协委员民主权利以及促进建言成果的转化落实反馈等方面,逐步形成操作性强的规范体系。

  (六)自身建设的举措更加务实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委员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设立专事委员学习联络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委员的服务联络和学习培训,改进对委员活动的组织协调。完善委员履职动态管理,适时开展评选表彰等活动。坚持走访看望委员,开展“界别活动周”和“委员活动日”,加强老委员联谊,切实增强广大委员对政协组织的向心力,委员履职热情更加激发,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大力加强机关建设。注重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等活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加强政协机关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持续推进效能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机关为大局服务、为委员履行职能服务、为基层政协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

  增强工作整体合力。定期召开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秘书长暨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就全省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流研讨。协调省辖市政协组织力量参与省政协重点工作,安排县(市、区)政协主席列席省政协有关会议,形成整体协调、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有效加强了对基层政协的联系和工作指导。加大与全国政协和兄弟省(区、市)政协的交流交往,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就一些共同关注问题进行联合调研、协同推进。

  各位委员,十届省政协工作的成绩,是中共安徽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十届省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如何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如何进一步发挥界别优势和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和委员队伍建设;如何进一步提高视察调研成效以及提案、大会发言的质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2日 15:38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