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把握好社会管理创新十大关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加强社会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尤其是在新疆,加强并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做好社会管理工作,需要注意把握好十个关系:

  第一,把握好传统社会管理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社会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与服务。不同的是,传统社会管理,是以单位为社会、单位管理社会为主的管理,是以命令、要求为主的管理,对人的重视和服务不够。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把社会管理从单位的管理,变为政府的管理,从对人的管理,变为对人的服务。需要强调的是,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在崭新的、成熟的、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办法还没有建立、完善、成熟的时候,传统的社会管理的办法还在发挥作用,还在弥补着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不足和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传统管理中可用的优势与长处发挥出来,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些做法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管理由“传统”向“创新”的“过渡时期”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特别是在新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工作基础、工作水平都还比较薄弱,这就更要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把握好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建设重点指的是“建设”,包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而社会管理重点指的是“管理”,即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过去的社会管理是在经济建设水平比较低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社会的公平差距、群众的收入差距、心理距离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时期的社会管理相比较而言问题比较少,工作也相对简单,属于比较好管理的时期。而现在,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利益不断调整,各种问题也集中爆发,过去不曾出现的社会问题或者很少出现的社会问题,像人口流动增加的问题,环境资源承载加重的问题,财富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等问题,在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后,都爆发了出来,社会因此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社会建设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这个新的时期,社会管理就比过去的社会管理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一方面,社会建设的水平越来越高,群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社会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更要体现公平、正义、机会均等,社会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要能适应社会建设的水平,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把精神服务与物质服务结合起来,尽可能地使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要适应、超越社会建设的水平,这样,社会管理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才能反过来为社会建设服务。

  第三,把握好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要牢记一条,就是只有服务好,然后才能管理好,没有好的服务,就不可能有好的管理,好的管理来自于好的服务。对一个社会来说,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都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些人群同时又是需要我们关注服务的重点。同理,我们只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看病就医、住房租购、社会保障、交通出行、权益保护等民生方面的问题都记在心里,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问题当做自己亲人的问题来对待来处理,这样当我们再返回来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时候,就会顺利得多、容易得多、效果就会好得多。所以,我们要树立起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第四,把握好政府管理与群众参与管理的关系。

  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群众对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参与,政府的社会管理就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就有可能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就不可能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管理都是在政府指导下的社会管理。基本情况是政府说,群众听,政府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政府说什么时候干就什么时候干,群众没有参与的机会,只有配合的义务。对这种管理,群众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更差。这样的管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管理,是特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的社会管理。现代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应该特别注重各族人民群众的参与,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都应该是管理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只有把政府管理与群众参与管理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管理才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也才更能体现出民心、民意、民主。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1日 15:07 来源:新疆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