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兵团日报:企业应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生产方式上,就是要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因此,如何引导、激励和促进企业更好地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效益型、人际和谐型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使企业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建立全方位系统性的环境综合管理机制

  首先,要从政策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国家产业政策基本是6年发布一次,周期过长。由于现在新上项目的建设速度非常快,产业发展速度就更快,所以,企业应在这6 年间对部分产业进行微调。一方面可以根据产业发展的速度抑制过剩产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调节产业的发展速度,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其次,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或个别对环境有潜在危害的项目的环评审批作为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对违反国家政策、危害生态安全和没有环境容量地区的新建项目坚决不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三,要敢于突破本位思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由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参与其中。由于环保、国土资源部门分别掌握环境和资源的空间格局,因此环保、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可以从源头控制项目的选择。要真正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格局。项目的立项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在方案论证、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招投标等方面都要严格遵循环保基本国策,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及环保高标准”的要求进行。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让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

  首先,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一把手”要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必须在企业全体职工中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成为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其次,企业要强化管理,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即使企业有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但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再好的设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健全相关制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制度。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强制性和稳定性,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强制性、约束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则要建立激励性、引导性的环境政策。同时,要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环保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措施。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大各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7日 21:14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徐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