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王峰:解析“大部制”

微信扫一扫 ×

  演播室:

  欢迎。本周,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新闻,无疑是2013年的中国两会。5200多位新的代表、委员,将代表13亿国人参政议政,为一个更好的中国建言献策。本次两会的焦点问题很多,今天《面对面》栏目要特别关注的是在今天刚刚公布的备受瞩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也被公众简称为大部制改革。对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副主任王峰,请他为我们来解剖一下这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来龙去脉。

  在今天上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进行了说明。

  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各位代表,按上述方案,新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铁道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自此,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公布于众。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与老百姓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点就是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整合。

  近年来,“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的弊端。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权分散在农业、质检、商务、工商、药监等不同系统之中,多头监管、分段管理的体制,已成为制约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障碍。

  王峰:现在食品问题依然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食品领域的安全问题,这个隐患依然不少,怎么办?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我们政府监管不是太有力的问题。监管是政府的责任,包括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机制的问题,机制靠谁来建?也得靠政府,说来说去,政府的监管责任这块是很重要的。在过去,我们的食品监管,在这次改革之前,它采取分段管理,生产环节或者加工环节归质检部门来监管,流通环节工商部门监管,餐饮环节或者叫消费环节归谁管?归食药部门,叫食药局它来监管。本来一个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的监管环节,切成三段了,严格来讲,是不符合管理科学规律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嘛,都是食品,应该是一个系统地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真正管住、管好。现在在分段管理的情况下,往往出现一些要么重复检查,重复管理,要么就形成监管漏洞,形成空白。

  记者:我们怎么改?

  王峰:两个字,整合,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在此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将现有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的相关司局合并,成立了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人们希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重新定位和设计,能给餐桌安全筑起一道没有缝隙的屏障。

  王峰:把这几支队伍都把它整合起来,第一,力量可以集中统一使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去是分散的。第二,我在监管的过程当中,就可能把每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来把它都想到了,想细了,它在监管的时候就不可能像几个部门相互之间很可能有点推诿、扯皮呀,甚至工作衔接不够。由于工作衔接不好,造成监管空白。一个部门要全面负责,就要统筹地来考虑这些问题。再一个,一个部门监管,它的好处在哪里?发现问题可以重点监控,在哪个领域当中有问题,我的力量可能要重点往这个方面去投。再一个,现有的一些资源我也可以充分利用。同样,出了问题之后,也好追责呀,现在出了问题,往往是你推我,我推你。一个部门管,给谁推呢?你就是干这个事的,干得好,这是你的业绩。干不好,出了问题,我们要依法追责的。现在责任明确,就一家管了。我前面讲,管好是你,管得不好也要追你的责任,把队伍统统整合起来,这样力量就加强了。应该说这是我们这次改革,老百姓最关心的一点。也是这么多年,我们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感觉不走这步不行了。所以,最后下决心把它整合起来。

  在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铁路改革尤其受到关注。在方案公布之前,有关铁道部会不会被撤并就有着不同的猜测。直至今日,铁道部仍兼具政府和企业双重职能,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早已经弊端丛生,广为社会所诟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推进铁路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

  王峰:这次改革铁道部撤销了,实际上是给它一分为三,在职能上给它一分为三。一部分,企业职能剥离出来,成立一个总公司;一部分属于综合性管理职能,就是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的这部分职能,比如规划、政策,制定一些法规等等这些,这部分职能剥离出来,给到交通运输部;再一部分职能,主要是安全生产监管这部分职责,我们还专门成立一个叫做国家铁路局,这是政府的行政职能,大量的铁路运营,包括铁路建设,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起码这三大块,包括铁路的统一指挥调度,这些都由新组建的铁路总公司承担起来,现在把它政企分开了,把企业这部分,让你做独立的企业法人,让你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筹措的渠道就可以多元化,社会哪些方面有钱,愿意修铁路,可以,也可以加入进来。资金筹措的渠道就打开了,它就可以按照企业的这套方式来进行运作了。第二点,有利于从体制上或者机制上保障我们的铁路运输的安全。

  记者:这个怎么说呢?

  王峰: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的主体责任,这两个是捆在一起的。监管和被监管者是一个人,我说句通俗的话,融为一体了,从机制上来讲这是不合理的。它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我来监督你,您呢应该对安全负起责任,是这么一种关系,现在混在一起了,以至于出了事故,老百姓都不知道这是政府的事还是企业的事造成的,因为是合在一起的。作为政府来讲,这个责任究竟怎么去追究?那好,政企不分,既有政府的监管责任,也有企业的主体责任,混在一起,现在分开了,你承担主体责任,我承担监管作用,出了问题,对不起,我要分析它的原因,是你的责任,必须要追责。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安全责任才能够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到位,才能够从体制上,从这种机制上来保障企业运营的安全。

  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

  按照改革方案,铁道部一分为三的好处除了实现政企分开,有利于把市场竞

  争机制引入铁路领域之外,它的另外一个重大意义就是真正实现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记者:大交通。

  王峰:大交通的格局就形成了,在交通部管辖范围内,过去公路一直是交通部管,航空民航这一部分,上一轮改革也已经纳入,基本纳入这个体系里边了。水路这块一直是它管的,所以这次再把铁路纳入进来,我们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才算是在体制上应该说有了一个形了,有了一个新的格局了。为什么要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呢?恐怕经常出门的人都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比如说我下了飞机,我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能够让我很快地到达我的目的地,到那个目的地,无非有几种交通方式,第一种,坐火车,第二种,坐高速公共汽车,这段距离越短越好,方便。现在是分段管理,就很难说这两种交通运输方式能够比较合理地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再比如,从运输的成本算,或者划算不划算,咱们这么讲,经济不经济,有些本来可以通过高速公路这种方式来解决的,就不一定在这再修铁路,尤其本来通过铁路,长距离的、大宗物资,通过铁路运输,对国家来讲,成本可以消一半。可以在同样的线路上修高速,高速公路,我不是说不可以修,我只是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呢?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发挥它的最大的优势,实行合理的布局,该空运的空运,该靠火车来运输的靠火车,该高速的靠高速,这不就涉及到布局吗?

  记者:也就是只有在大交通体制上?

  王峰:在大交通的体制下才能通盘考虑这个问题。

  记者:把铁道的职能列入进来之后,才有可能实施整体的?

  王峰: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进到交通运输体系来了,铁老大不进来,你说我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谁信呢?最主要的一块,这次解决了,下决心解决。

  记者:它的意义是什么?

  王峰: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实际上我已经回答你了,叫做什么呢?提高我们的综合因素的效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来提高效益,也降低成本,它方便老百姓,方便老百姓出行。

  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推进海上统一执法。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为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必要整合海上执法力量。

  虽然国家海洋局1965年就已成立,但是直到现在海洋的执法权却分散在海洋、渔政、海关、海事、公安边防等多个部门手中。现实中高度分散的行业管理,已经日渐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执法的掣肘。有评论认为,目前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王峰:现在为什么叫重新组建呢?它主要是这么一个举措,就是把相关部门的海上执法力量整合起来,哪几个部门的力量呢?有农业部门的渔政这一部分,再一个,海关总署的缉私的这一部分,还有公安系统的海警这一部分,再加上海洋局的海监这个部分,等于这四支队伍,通过这次改革把它整合起来,再加上原来海洋局的那部分行政管理职能,这几块整合起来,重新组建了一个国家海洋局。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将现有的卫生部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于这样的变化,外界纷纷猜测两个部门整合背后所传递出的信息,甚至有人猜测这和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记者:有没有这样的担心,两部合并之后某种程度上会削弱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王峰:首先从计划生育这个角度来讲,一个,我们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也就是说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没变。第二点,计划生育一把手负总责这个制度不变。第三,一票否决制不变。这三个不变,从政策、制度上保障了计划生育工作不可能得到削弱。同时,我们要求新成立的部门,在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包括职能配置上,还要确保计划生育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组织上来加以保障。不仅如此,地方要做调整以后,对地方政府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计划生育来讲,这是第一点,政策不变。第二,它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宽了,更大了,为什么?因为卫生领域的资源它也可以利用了,在没整合之前,国家再投入也就是这一小块,卫生系统是比较庞大的,它是比较健全的,它的历史也比较早,从上一直到乡卫生院,从上到下,很完整的一套体系。现在我从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角度讲。再包括整个技术手段来讲,我就可以充分利用卫生院这一套,为老百姓提供计划生育服务,比如从计划生育角度来看,还有一个生殖健康、母婴保健,还有一个出生人口的缺陷,胎儿缺陷,像这些问题,应该说这两家都应该,也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但是现在是从上到下分为两个系统,这使得我们,第一,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第二,导致重复建设,第三,不方便老百姓办事。老百姓本来到这一家,比如计划生育服务站,或者到卫生院,也可能是得病,也可能到那儿去接生,比如说要出生了,需要给我提供接生服务,就近就可以,不管是哪一家,只要是属于这个系统的,我就可以进去接受服务了,你说这不是加强吗?反过来,对卫生院,卫生系统医疗服务来讲,它也得到了加强,为什么?可以把计划生育系统一部分资源也可以利用起来了,你说经过这么一整合,它所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

  记者:打通了。

  王峰:对了,业务打通,机构整合,力量可以集中使用,国家即使投钱,比如投入,我可以集中往这一个部门投入,也不必要再分散了,像过去一样,你也投一部分,他也投一部分。所以,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同时对两方面都是加强,无论从计划生育角度讲还是从卫生院讲,资源整合起来。不仅是加强一个方面,而且两个方面叫做双加强。

  实际上,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行政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机构改革始终贯穿于政府管理运行的过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6次。而今年启动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正是上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深化和延伸。

  王峰:经过以往六次改革,咱们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架构体系,基本适应这么一个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那么这次改革呢,实际上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这是我们研究推动这一次改革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

  记者:这一次的改革,绝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行进过程中,一边广泛的集纳民智,另外一方面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王峰: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么一个过程。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进入了深水区大家经常讲这个,我认为啊,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任务更加艰巨,它所面临的问题啊,也更加复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有这种改革,必须要有勇气,智慧来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要敢于攻坚克难,要敢于啃硬骨头,否则很多问题解决不了。

  记者:机构改革算硬骨头?

  王峰:是一根硬骨头。因为机构改革本身,它设计到权益的调整,涉及到部门权益的调整,这不是个硬骨头吗?改革本身就是调整权力和利益的,改到哪一个部门,都会涉及到这个部门职能的变动,还要涉及到这个部门人员的安排。关键是在国务院改了,它下面还有基层还一条系统,都有可能跟着做一些调整,所以这个机构改革啊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不再保留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新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铁道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还将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进行了合并,成立了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组成部门共减少了铁道部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两个部委,有评论认为这样的结果和之前人们对于“大部制”改革的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记者:有一些公众对于这次机构改革,还有职能转换的期望是不大一样的,比如说公众期望这次,有些人希望更多的是“瘦身”?

  王峰:机构改革可不就是一个把机构减了就叫改革,不能都搞减法,该加强的还得要加强。精简是改革,也是我们改革的应有之意,加强同样也是改革,撤销一个机构是改革,加强管理和服务也是改革,再回到你刚才的话题上来讲,就从机构的数量来讲,首先一条,要和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考虑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去比较机构数量的多多少少。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转变,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下的作用,我们正在一步步往这方面转,是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干预微观经济这个领域的事情,尽快地减少下来,这是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但这总要有个过程,对不对?反过来,一方面减少,该政府加强的职能还得加强,不然就缺位了。

  这次机构改革是同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的,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今后随着实践的发展还将不断推进。

  对于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上往往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改革就是裁撤合并了多少部门。其实,机构改革更重要的还要看政府职能的转变。有评论这样认为,如果说机构改革是表,那么职能转变则是里,表里合一,密不可分。而新一轮机构改革彻底扭转了以往机构改革中简单的“加减法逻辑”,将政府的职能转变作为了改革的核心。

  记者:为什么这一次把它写出来?

  王峰:职能转变是这次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因为现在职能转变这个任务更迫切, 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动机构就没法办,职能转变不了,就是咱们常常说的的有庙就要有神,有神就要显灵就是这个道理,干脆把这个庙拆了就不显灵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动机构,在不得已情况下只能动机构了,加强某一项力量那么分散要整合起来,这是要动机构的根本原因。但是反过来讲,职能转变这一块,我不动机构我转职能,这不同样更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记者:这一轮的机构改革,还有职能转变的话,有什么样的硬性标准看是不是成功和见效?

  王峰:硬性标准就一个,政府职能转变是否实施到位,就这一条。

  记者:机构转变它里面的内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王峰:我们想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达到,在职能转变上要达到几个目的。第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来管理社会的这么一个作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最大范围地、最大深度地、程度地放权,减政放权,来激发企业、社会这种创业的积极性、活力。第二个,该下放到地方的一些权力要下放下去,第三点,该加强的一定要加强。现在我觉得在议论改革的时候,我更多的听到的一面就是说政府管理过多、过细,放权太少。我觉得这个话从当前看,应该说讲的是对的,我们确实管得过多、过细,应该减政放权,应该这样做。比如老百姓急在哪里呢?第一,我要办企业能不能,又是我自己出的钱,能不能你帮批了,亏了我自己担着,你政府是不是得批了?那好,第二你要批也行,你能不能不要这个部门批那个部门批那个部门也批,让我办一件事走好几家。办成一件事盖那么多的章子,有时候一两年都办不下来,等办下来了…

  记者:事黄了。

  王峰:所以说就是,你要办也行,能不能让我少走一家到两家,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我到你这办事的时候,你能不能效率高一点啊,你本来几天就能干的事,你一下给我拖好长时间,我就讲这一件事,但是不全面,还要看到,我们该管的没有管,该管住的没有管住,该管好的没有管好,也就是说政府既有越位的一面,错位的一面,同时政府也有缺位的一面。比如,在公共服务领域,我觉得我们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还应该进一步得到强化、加强。中央政府,还有一项职能,作为中央这一级政府叫做加强宏观调控,如果说发生了重大的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中央不出手,靠市场去调控,甚至靠某一个地方政府来去应对,应对得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必须出手,必须要有自己必要地调控手段,而且这个调控手段一定要有效,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扭转这种局面,保持这个国民经济能够平稳地、均衡地、协调地、健康持续地去发展,这个责任落在某一个地方是不行的,必须要在中央。所以这次改革,我们一方面强调要放,另一方面我们该收的一定要收,要集中,绝对不能偏颇的。

  在此次的方案设计中,民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建设职能将被加强。目前,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之前,必须先找到一个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这种“双重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一些社会组织生存的困境。以李连杰创建的私募慈善基金会“壹基金”为例,2010年底,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挂靠关系结束,因为身份不清,无法继续“挂靠”面临中断的困境。后来,在各方的关注下,“壹基金”从私募转型为公募,不需要再挂靠其他单位而化解了所面临的危机。与“壹基金”相比,社会上大量的草根组织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找不到挂靠单位而无法注册,只有游离在社会灰色的地带,无疑随着民政部门的扩权,势必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记者:现在的社会组织是双重管理,对这种情况怎么改?

  王峰:这次改革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呢?在一些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领域,这些商会,比如说,一个是商会,再一个,属于带有慈善性的这一类组织,城乡社会服务类的,有几类这样的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和企业的服务,关系他们利益的社团组织,我现在取消前面的挂靠,让这些到民政部门来直接登记,这我刚才强调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你登记了以后,实际上把你的门槛降低了,民政部门反过来要加强管理,你进来容易了,但是你在运行过程当中,我要依法进行管理。第二个要加强管理,这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所以这次你可以注意到在已经出台的方案当中特别强调加强管理,要使得这些社会组织规范地去运行,依法规范地去运行。 现在我们的社团组织有这么几个问题,其中两个比较明显,就是大家经常讲的,一个,行政化倾向很明显,什么行政化倾向呢?它是按照政府部门这套运作方式,甚至按照这种理念去开展活动,行政化倾向,有一些财政拨款,相当一部分资金是通过政府来拨付给它的。当然,我再说,应该拨吗?应该拨,它要为政府提供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证明自己完全是应该拨的,应该给的,但是现在我看未必都是这样,这是一个,要加强监管,要规范它的运行,这点是必须要强调的。

  按照程序,《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之后还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表决。在表决通过后,新一轮机构改革将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妥善处置各方利益和矛盾冲突,势必会成为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记者:精简权利,要放权,放权就意味着把权利从一方面转移到另外一方面,从一部分人手里转移到另外一部分人手里,被转移出去的这部分人心里能舒服吗?

  王峰:你这个问题历次改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舒服这是自然的,我说心里话,我也是非常理解的。

  记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改革也没有皆大欢喜的,肯定有一些人,要笑有一些人,要哭。

  王峰:这里边,就有需要,要有取舍啊,改革必然会涉及到相关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就要由一个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利益服从大利益,这是国家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因为改过六次了,对自己来讲,确实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我本来很稳定啊,在这个工作现在的公务员是多难啊这个职位,多么珍惜啊,谁不想在这个岗位上,能够时间长一点,在这个很好的去发展,这个将心比心,都是这样的。但是呢,机构一动,就免不了这个职位就有可能调整,我就存在一个进退去留的一个选择,作为某一个工作人员来讲,这个选择,我太理解了,是很困难的。但是根据这么多次的机构改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干部非常好,他们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去支持理解服从国家的改革的这么一个决策。

  记者:但是我想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这样,如果所有的公务员都能够这样处处事事替大家想,替国家想的话,那么改革也就不会举步维艰,那么你们真正在推行改革过程当中,如果站在另外一方面不是特别配合的一些力量,你们怎么去面对?

  王峰: 每一次改革都会多多少少遇到一些阻力。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有很多矛盾是躲不开绕不过,必须下决心解决。怎么样来化解这个矛盾?怎么样能够使得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讲的要积聚改革的正能量,那就要妥善处理利益关系问题。作为政府,对我们这个公务员和相关的人员,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系和爱护,要采取一些政策,把他安排好。

  记者:妥善安排被分流调整的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但是我们不妨想一想,以前国企裁员的时候,有数以千百万计下岗职工他们不是也是承担了这个改革的一些必须要承担的一些代价吗?

  王峰:改革是不可逆转的,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利益调整,在调整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有一些人,他既得利益要得到一些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那就要看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组织上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所以这个坎儿迈不过去的,调整这是必然的,不然咱们都别改革了。不改革吃亏的是谁呢,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我们要通过改革更大范围地调动积极性,极大激发社会的活力,创造社会的活力,通过这一个来去实现。

  演播室: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改的不疼不痒公众不满意,改的一步到位欲速则不达。让该管的管起来,不要多龙治水无果而终;让该放的放下去,不要层层审批道道关卡。每一轮的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但目标和核心不会变:无论是机构的调整还是职能的转变,都应该更有利于解决社会前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在中国已经进入到改革攻坚的深水区之后,这样的呼声以及现实的需要已经更为迫切。

  感谢收看今天的《面对面》,我们下周再见!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04:37      来源:央视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