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五十年来《新华日报》千篇报道记录吴仁宝足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本报记者张震拍摄的与村民在一起的青年吴仁宝

本报记者王广林拍摄的中年吴仁宝

1964年1月4日,新华日报第一次报道吴仁宝的事迹。

1972年3月7日,新华日报刊出“春满华西”画刊。

1996年6月23日,老典型吴仁宝再登新华日报头版头条。

2004年8月22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充分肯定华西道路。

  昨天下午,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打开宣传科资料室的一个柜子,捧出来一叠叠泛黄的报纸,装订得整整齐齐。这是1970年代末以来《新华日报》关于华西的各种报道,大大小小超过300篇,上面注明了刊发日期,有些报纸破损了,也已经用浆糊粘贴好。

  而记者从新华日报往期报纸检索系统中查到,新华日报从1964年至2010年,涉及吴仁宝的新闻报道共有938篇,加上近3年的报道,新华日报报道吴仁宝的新闻超过1000篇。

  “老书记说过,《新华日报》是华西发展成就的推动者、见证者、记录者。”

  “最困难时新华日报肯定了我”

  记者检索到,对华西村的报道,最早出现在新华日报1961年11月7日,而吴仁宝的名字第一次登上新华日报是1964年1月4日《参加集体劳动一年间》,文中说:“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一年)实做一百六十二个劳动日。”文中还说:“一个干部经常参加集体劳动,就能同广大社员,特别是贫、下中农社员保持着密切联系,永远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似乎新华日报从“认识”吴仁宝开始,就看到了他一生的本色。

  吴仁宝对新华日报的深厚感情源自于“最困难的时候,新华日报给予华西村的理解和支持。”

  新华日报的不少老报人都听过吴书记表达这份感激之情。曾担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的刘向东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华西大队因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在全国小有名气,但也有一些怀疑和否定的声音。1972年早春,新华日报分管农业的副总编卢敬率领采访组到华西深入调查,撰写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生产大队》刊登在3月6日的头版头条,报道充分肯定了华西村走社会主义一体化、共同富裕的道路。

  记者找到这份泛黄的报纸,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就已经很“殷实”的华西大队。“去年副业收入占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六,比一九六四年增加十五倍。……现在,全大队已有价值二十八万五千元的固定资产。”“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使社员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全大队社员有存款二万五千多元。几年来,他们还翻建了六百多间新瓦房。”

  后来,吴书记不止一次地表示,这是“我最满意的一篇报道”,因为“这篇报道肯定了华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也让我从此坚定了一个信念:带领老百姓共同富裕奔小康。”

  紧跟在这篇报道之后,3月7日,新华日报又用整版篇幅出了一期画刊“春满华西”。9幅照片展现了华西村里欣欣向荣的新面貌,探索农田高产、耕作加工实现机械化、养鸡养猪副业兴旺、铁姑娘战斗队英姿勃发……“那时候,为一个报道对象出画刊真的很少见,所以社会影响很大。这也是我的第一份画刊。”画刊作者新华日报摄影记者刘栖梅今年已是81岁高龄,她一直珍藏着这份不同寻常的老报纸。

  “卢总带着我,还有一位画家翁富荣,在村民家里住了好几天。吴书记用两个竹梯为我搭起一个拍摄的高台。那时候的华西还是纯农村,印象特别深的是全村上下团结一心、干劲十足的那种氛围,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充满了活力。”

  《吴仁宝新传》里写道,因为新华日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华西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许世友的注意。1969年6月,他到华西考察,充分肯定了吴仁宝和华西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并在华西召开了周围几个公社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座谈会。

  许世友是第一个到华西视察的“大领导”,此后华西不断迎来更大的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华西。

  2005年12月22日,李源潮同志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学习吴仁宝》说:在吴仁宝同志身上有两个朴实而鲜明的特点,一是他始终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谋利益,二是他始终自觉地走在发展进步的前列。正由于这两条,他经受了人民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检验,始终成为华西农民走向富裕进步的带头人,成为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褪色的一面旗帜!

  “读新华日报是我的固定节目”

  “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日报追寻着华西村的脚步,成为华西发展的全记录,从农业生产、乡镇企业、钢铁工业、海洋运输、名品战略、两个文明建设、小华西大华西、旅游业……华西村的每一个脚印都留在了新华日报上。”刘向东告诉记者,别说报社的记者,就是历任总编、副总编辑也有一大半采访过华西村和老书记。他自己就写过不下10篇关于华西村的报道,如华西村培训全国农村干部、赵毛妹历险记等等。

  “在我们记者眼中,华西村是个采不完、写不尽的新闻富矿宝库,总是有不断涌现的新面貌、新故事。而这个宝库的钥匙掌管者就是老书记,他是一个农民梦想家,有着大智慧、大胸怀、大抱负。”刘向东说,华西建村50周年时,吴仁宝要出一本书《一百个人眼中的华西》,他应约写了一篇文章《天下第一矿》,“老书记说我这篇文章是新闻记者中感受最深的。”

  新华日报当地记者站与华西、吴仁宝的接触更为频繁。“我每年要去华西村10多趟。第一次见到老书记是1991年华西村建村30周年,至今已有20多年。”现任无锡记者站站长江锡民算下来一共去华西200多趟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江阴属于苏州地区,新华日报苏州记者站的老站长李志成、邹荣坤经常到华西,后来无锡站的老站长金永溪、冯金涛也多次到华西采访报道。

  新华日报摄影部的几代摄影记者都是华西村的常客,用镜头记录华西的点滴变化。“1992年,刚转业到新华日报,我就慕名去采访华西村,自己去的。从此,华西村就视我为‘朋友’,只要有事情都会喊我。直到2011年我退休,我每年都要去华西,留下的影像资料不计其数,光是见报的照片就有近60张,我都珍藏着。”摄影记者程光说。

  “老书记说,看《新华日报》是每天的固定‘节目’。通过《新华日报》能够了解省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研究问题才有方向。”孙海燕告诉记者,不光看,老书记还要求他多向《新华日报》投稿,因为这是外界了解华西很好的“窗口”。“有一年春节,前后10天时间,《新华日报》就刊发了9篇关于华西的报道,‘华西人分配’、‘华西人过节’、‘华西春来早’等等,老书记喜出望外。”直到临终前两天,还让人给他读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社是老朋友了”

  “上午我在苏州听说了老书记去世的消息。这半天来,老书记的笑脸一直在脑子里盘旋着,挥之不去。”19日晚,刘向东在说起吴仁宝患病时,沉吟了很久才开口说:“10年前,我得知华西建起了非常先进的体检中心,我就想,太好了,老书记的身体有守护了。他曾对我说:‘不干满80岁,不活到100岁,我是不甘心的!’老书记这么走了,不甘心吧!”

  报社人都知道,刘社长和吴书记的感情很深,早已超越了普通的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老书记对新华日报的感情很深,每次采访亲自接待,我们住小招待所,吃华西村的土菜,热饭热菜端上来,老书记在旁边抽着烟陪我们聊天,然后悄悄离开,回家吃晚饭了。但第二天一早,他早早地在门房等着。每次去华西采访,吴书记都是第一个采访对象,他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聊就是一个小时、半天,甚至一天,然后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和我们个别谈或者开座谈会。每次的稿子老书记还要做‘第一读者’,凡是他认为夸大了、美化了的,都会删除掉。”

  刘向东回忆和吴仁宝的友谊,心情沉重,有时半晌无语,“他太操劳了,在他的人生日历中是没有节假日礼拜天的。那年我写《赵毛妹历险记》,完稿时已经凌晨两点多。陪伴我的孙海燕说,拿给老书记看看,见我奇怪,他又解释,老书记常常是两三点才睡。我也亲眼看到,商机来临时,老书记彻夜工作,整宿整宿不睡,就是铁人也会累倒呀。”

  孙海燕回忆说,老书记对《新华日报》的编辑记者一向偏爱有加,“他总是交代我,《新华日报》的记者来,一定要告诉他,新华日报社是老朋友了,他抽空见一下也好。”

  吴书记去世的消息传开,报社到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那年采访华西村,吴书记……”每个报道过华西村、采访过吴仁宝的记者都有无限感慨和惋惜。

  “因为南北方语言的障碍,我只采访过吴书记一回。1996年,纪念建党75周年,我们写了一篇《今日吴仁宝》。”新华日报记者处老处长李大容说:“虽然就那一回,但印象很深,老书记守时,工作那么忙,约定时间还提前一点就到了。进了门,脱了皮鞋在地毯上边走边谈。他满怀理想而又脚踏实地,他不断地接受新理念大胆创新,可又没有丢掉传统,比如奖励善待老人的家人。现在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他就是那样。”

  李大容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华西村出品的西服卖不掉,新华日报还拿出老楼的门厅帮助华西推销西服呢。同时,新华的几代编辑记者也不断地从华西典型、吴仁宝精神中获得滋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跟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对新华报人也都有启示引导作用。“老书记的离去是我们的损失。(记者 浦敏琦 廖卉 制图 邹枫)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1日 10:44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魏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