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独家:中俄关系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样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季志业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产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俄罗斯,这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领导层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中国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是一以贯之的,首访俄罗斯也是中国外事活动的一个传统。此外,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上一届主要国家领导人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出访地也是俄罗斯。

  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常说:“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俄罗斯既是中国的周边大国,也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一极,还是国际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伙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俄罗斯是中国外交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比50年代更加健康成熟目前,中俄关系总体上比较健康、成熟。第一,两国间各层级的会晤磋商机制很健全,沟通也越来越顺畅。

  第二,中俄之间是通过双边条约确定下来的大国关系。2001年7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时,同普京总统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作为指导新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条约确认,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这是中国同其他任何国家的双边关系所不具备的。而中美、中日等其他双边关系大多只是通过公报或政治文件的形式所确认,其牢固程度显然是无法与通过双边条约机制化的中俄关系所比拟的。

  第三,中俄关系开创了新型大国关系的一种特殊方式。有人认为,目前中俄关系固然非常紧密,但其紧密程度仍旧不如上世纪50年代。在我看来,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是美苏争霸特殊形势下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盟友关系,“苏联是老大哥,中国是小兄弟”。而如今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虽然没有50年代紧密,但却比50年代更加健康、成熟。

  不同的国家之间尽管大小不一、政治制度不同、综合国力有强有弱,但健康的双边关系一定要是平等的。目前中俄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就是建立在一种平等、互利、互惠、双赢、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之上的。平等、健康、成熟的中俄关系为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的范式,也为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双边合作仍有较大空间尽管中俄关系非常成熟,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夯实战略基础。

  首先,需要进一步夯实中俄经贸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之间的经贸关系飞速发展。从90年代初的三四十亿美元到现在的接近890亿美元,20多年之间贸易额增长了将近25倍。但即便如此,中俄之间的相互投资严重不足,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只有大约30亿美元,俄罗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则不到10亿美元,这显然不符合两个全球经贸大国的合作水平。中俄经贸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比如中俄双方需要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调整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规定。

  最近,中俄两国领导人也确定了新的贸易目标,到2015年争取达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中俄之间经贸发展的潜力巨大。

  其次,全方位开展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油气合作,中国还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电力、合作开发建设核电站,进口煤炭。

  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大国,对中国的能源出口量还不是足够大。就拿石油来说,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500万吨,这只占中国每年进口石油总量的8%,也只占俄罗斯每年石油出口量的6%。中俄之间的地理位置如此便利,而进口俄罗斯的石油比重显然不大。可见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也是未来中俄关系努力的一大方面。

  第三,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比如,贸易本币结算制度的建立,促使人民币和卢布的直接挂牌结算。两国货币的国际化,将会极大地促进中俄经贸关系。

  第四,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的民间交流。最近几年,中俄共同举行了“国家年”、“旅游年”等类似的大型活动,让两国很多民众都参与其中,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增进了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

  此外,中国在俄罗斯建立了孔子学院,俄罗斯在中国建立了俄罗斯文化中心,这都对推动双方的民间交往有很大的好处。

  2011年俄罗斯一份权威民调显示,对俄最友好的国家是中国。这与过去的情况有显著不同。过去的民调显示,对俄最友好的国家不是白俄罗斯、就是哈萨克斯坦。但与此同时,中俄双方还是时常会对对方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也还存有一些疑虑。而且,目前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都非常深。因此,进一步加强中俄民间交流是必须非常重要的。(本网记者徐明采访整理 )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2日 09:20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