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生为藏区身先卒 甘洒热血献高原——追记道孚县瓦日乡人民政府原乡长菊美多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列瓦村委会是菊美多吉生前的驻村联系点

    初秋的康巴高原,天高云淡、牛羊满山,顺着颠簸奇崛的乡间公路,菊美多吉先进事迹报道组一行,就来到了人民的好儿子菊美多吉一生都牵挂的地方,道孚县瓦日乡。

  恪尽职守,以身殉职

  群众工作全覆盖是甘孜州委结合甘孜当前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全州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自7月群众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州上下,都掀起了群众工作的热潮。为切实有效把瓦日乡群众工作做深、做实,身为乡长的菊美多吉深刻的感受到了压在自己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托。因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又是一名藏族干部,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群众工作的重要。2012年5月18日早上8点,菊美多吉接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崔彩云的电话通知,县委将在当日9时召开瓦日乡尧日大队村组干部会议。会场上,考虑到群众的语言接受能力,为了把相关政策宣传明白透彻,那次会议主要由菊美多吉同志用道孚本地话讲解。由于内容较多,会议整整进行了3个多小时,直到中午12时才结束。在列瓦村匆匆吃过午饭后,没有来得及休息,菊美多吉与崔彩云、高绒多吉、扎西多吉、冷世全、王崔燕、俄孜一行7人又匆匆骑着四辆摩托车赶往鲁村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当时正下着雨,通村路又是新修的,道路坑坑洼洼,摩托车很不好走,可他们依然奋勇直前。到达鲁村后,他们先来到木拉自然村入户开展群众工作,之后又冒着大雨,赶到了鲁自然村进行走访入户。期间,他们还把相关人员叫到村级活动室进行个别了谈话,直到晚上8点工作才结束。由于群众几乎都听不懂汉语,所以在近7个小时的时间里几乎都由菊美多吉同志用道孚话进行讲解。

  其间县住房和城市规划建设局的翁姆同志又在与菊美多吉同志联系为瓦日乡群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事宜,要他在群众工作结束后马上到县上去接技术人员并衔接工作。在回县城的路上,菊美多吉和崔彩云同志向瓦日工委主任张绪忠汇报了所开展的工作,晚上10时左右,菊美多吉、崔彩云、高绒多吉、扎西多吉到了县城,并一起吃晚饭,为了商量瓦日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一事,晚饭也邀请了住房和建设规划局的翁姆同志。吃饭时大家还一直在商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工作并打开突破口。直到晚12时左右,菊美多吉和扎西多吉回党校租住的房子,因没有敲醒值班人员,四处没有找到旅馆住宿,也因白天过度劳累,他和扎西多吉俩就在小车上睡着了。19日凌晨扎西多吉被当地路人惊醒,便叫了菊美多吉无数声没反应,还以为他是故意不做声,过了一会又去摇他可仍然没反应,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立即开车将菊美多吉送到县医院住院部门口,并电话通知亲属。经值班医生诊断后,确认菊美多吉因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已死亡。

  人民的儿子为人民

  卓玛向记者介绍菊美多吉的感人事迹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菊美多吉身为乡长,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扑下身子,深入一线,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经常走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紧紧抓住瓦日乡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个攻关,解决一个,推进一步。把百姓的利益高举过头顶,真心实意帮民所盼、解民所忧、排民所难,列瓦村村民所说。

  2009年道孚县全面铺开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这是惠及广大牧民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菊美多吉与村干部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讲解党中央对惠及百姓民生工程的相关决议、政策,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牧民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习惯、影响,牧民群众说什么也不愿意集中定居,甚至认为国家有这样好的政策,为什么不能按照他们的生活习惯,在各自的冬棚处建房,更有人认为牧民习惯分散居住,集中居住、集中建房会产生很多矛盾,相当一部分牧民甚至有抵触情绪,为将这一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转变牧民陈旧思想观念,改变牧民贫困的生活状况,他与同事们一起寻找突破口,先从转变村三职干部、退休干部及当地德高望重人士思想入手,整合各方人力资源,逐个耐心细致的讲解,定居给牧民生产、生活、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公共服务设施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先后召开十多次村干、群众大会,经过无数次群众走访、讲解、宣传,牧民群众对干部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感动。作为基层干部,工作和奋斗的目标、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广大老百姓摆脱贫困、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理念,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带动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吗?就这样,通过全乡干部的共同努力,牧民定居于2009年4月顺利启动,面对牧民缺乏资金、缺乏劳动力,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他与同事们一道制定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帮扶,起早贪黑在工地上监督督促工程质量、进度,为建设牧民美好家园,与牧民群众一起投工投劳,为将此项工作顺利推进实施完工,他们没有节假日,顾不了自己的家庭、子女,7个月奋战在施工现场。为着力打造拉日村牧民定居省级示范点,在2009完成的牧民定居主体工程基础上,2010年通过乡领导和包村干部的多方努力,争取到项目资金114.5万元,用于实施“三大”改造工程。并于5月底前,完成定居点54户牧民屋顶盖瓦,窗户、卫生间改造,4320米围栏建设,太阳能热水器、广播电视户户通、风能互补照明路灯的安装,800米环村路硬化等工作,为各级参观团的观摩学习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在上级大力支持下,作为牧民定居建设工程第一责任人,菊美多吉和包村干部共同努力,完成实施挪乌托村45户、集思中村41户牧民定居点工程建设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任务。

  他为实现农牧区老年人居有所养的社会目标,在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的宣传引导,使广大农牧民群众从不了解到熟知、从不自愿到积极要求参加。2010年,全乡牧民群众参保人数达141户、296人。

  作为乡政府领导人,始终把教育卫生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积极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推荐适龄青年报读“9+3”免费职业技术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参加新农合,使本乡入学率达98%、巩固率达98%、毕业率达9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与此同时,在他多次积极争取下,2011年,成孟托村、布日倭村、鲁村3个村的通村路建设也全面完成,受到当地村民的赞扬和好评。路通了,农牧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在他的细心解释和积极宣传下,经过走村入户、逐户逐人进行宣传、教育,原来在瓦日乡广大群众中十分盛行的“戒杀生”泛化现象渐渐减少,群众养殖积极性普遍增高。这令菊美多吉欣喜若狂,于是,他又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为该乡群众在省农工委争取和发放了优质生猪208头。
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

  巴登大叔抱着菊美多吉的孩子接受记者采访

  菊美多吉,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身先士卒,严以律己,常常是一工作就忘了节假日,不分昼夜发扎根在一线上。长期以来,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工作,他经常头疼的厉害,后来在家人的多次劝说下,他才到医院进行了检查,为他看病的医生曾明确的告诉他,他这是血压过高,要多注意休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一心想着日瓦乡老百姓的他,哪顾得上休息,他常常带病坚持工作,日夜战斗在基层工作第一线,一年到头,也难得回趟家,即使是回去一趟,也是匆匆离开了家人。连家里的老人都顾不上孝敬一下。美美想起这些,菊美多吉总觉得愧对老人。虽然在父母眼里不是好儿子,在妻子面前不是好丈夫,在孩子心中不是好父亲,但是对待人民他却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菊美多吉11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特别是调到瓦日乡之后,为了抓好全乡的发展工作,舍小家顾大家,顾不上照顾父母、幼子以及怀有身孕的爱人,冒着高血压随时带来的生命危险,全身心投入工作。面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他无怨无悔,毫无怨言,面对身体不适,总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地干部群众都说菊美多吉是一个“年轻有闯进,有责任心,敢于坚持原则;精力充沛,有事业心,能力强,对群众感情深厚”的好干部。

  菊美多吉生前同事,日瓦乡党委书记王勇说,在工作中菊美是我的好搭档,虽然他才在瓦日乡工作一年多,但菊美多吉却对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开展群众工作期间,父母双亲考虑到他身患高血压、工作又太辛苦,劝他向县领导请假到成都看病治疗,他都毅然谢绝了,为了这使,,他还和自己的父母僵持了好几天。

  群众眼里的乡长菊美多吉

  当地群众向记者介绍菊美多吉为民办实事的感人故事

  和菊美多吉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道孚娃儿。卓玛说,5月19日那天一大早,我接了表弟的电话,听到他离世的噩耗时,我根本就不相信,或者说根本就无法接受,他那么年轻,怎么可能?!他家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可以?!不可能啊?!卓玛说,直到电话那头表弟一边抽泣一边向他讲述起整个事件的经过时,他才真正相信了。

  谁也没想到那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谁也没料到一个心心念念为瓦日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好干部,竟然就这么走了。在菊美多吉的追悼会上,鲁村的益西大妈对着他的遗像哭喊道:“早知道你再也不回来了,我就该坚持让你喝一碗你爱吃的禾麻汤,我的好孩子啊。”

  从他离开以后,按当地风俗,家家户户都为菊美乡长点亮了酥油灯,阿妈说,酥油灯是要照亮他前行的路,愿菩萨保佑菊美乡长来生的路不再短暂。

  我最后一次看到他是2012年4月12日。我的姑母(亚马洛绒 热瓦村)身体一直不好,住院一个星期了。那天,我下乡回来就到医院去看望她,刚坐一会,表哥和菊美乡长就到病房了。那段时间的工作十分忙,大家的工作任务都特别重。表哥是村支书,也整天都在村里和乡干部们走村入户的去做工作。一进门菊美乡长就坐到我姑母身边,边理着姑母额头上凌乱的头发边笑着说:“洛绒阿妈,身体好一点了不,我都没时间才来看你,你不得生气吧? ”“泽绒是我们的村书记,工作也忙,但今天我把他带回来了,让他陪好你老人家哦。”

  没一会儿,乡长的电话就响了,他急忙从包里摸出两百块钱,塞到我姑母手里:“洛绒阿妈,我也没来得及买什么东西,你拿着,想吃什么就让他们去买哦。”说着他就跑出去接电话了,表哥送他离开,回来时手里拿了本新华字典。我问是谁的,表哥说是乡长给翁母家的小娃儿买的,那天乡长到翁母家,翁母聊天时提到他家小的那个娃儿,要升初中了,但作业里有些字都还认不到,作为家长又不识字只能心焦。我哥说,那天他看到乡长记了个条子,还以为是什么呢,结果记的是买本字典给她家的娃娃。因为他天天在忙,都揣了好久了,一直没来得及把字典交给那个学生,刚才,他从包包里面取出来让我转交一下。听我哥说,在他的衣兜里总是有一些备忘的条子,他把一些他个人能办的小事都记下来提醒自己。每一条都琐碎,每一件都是小事:不要忘了哪家水龙头坏了,给买一个换上;记得给哪个村活动室买点花种子;记得给谁谁谁抓个药;记得去看看哪家住校的学生…….

  菊美多吉家庭负担十分沉重,不仅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幺爸和丈母娘还有照顾妻子的哥哥、姐姐以及自己的老婆和年幼的儿子。可谓一家的顶梁柱,但他却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自己,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是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菊美多吉家在距县城50多公里的木茹乡,因家庭困难,他在县城没有住房,每每在县上开会或办事他要骑摩托车在路况极差的雅道路往返50多公里,虽然工作艰苦,但他从来没有怨言,每天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然而,自参加工作11年来,长期扎根基层,11年中,他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始终忘我坚守在基层岗位上,从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生命虽短,光华绽放!就在他离开时,他的妻子还有了2个月的身孕。说起菊美多吉同志的感人事迹,当地干部群众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语。菊美多吉同志生前扎根基层、不怕吃苦的务实作风,真诚待人、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深刻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精神内涵,留给世人永远的记忆、感动和敬佩!(记者 何小平)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15:3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