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对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东北财经大学 李春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动党员基本情况难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往往以择业或安居为导向,在没有确定的工作岗位和居住地方的情况下,流动党员的情况变化相对较大, 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因此,基层党组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流动党员的人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造成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流动党员实施有效管理,影响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

2、流动党员教育活动难开展。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群体,构成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的流动比较频繁,工作不够稳定,生活缺乏保障,生存压力较大,要按时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党员教育活动,难度相对较大。虽然流入地党组织针对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实施形式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制度、办法,但因贯彻执行得不够严格、规范,制度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影响到流动党员教育活动的开展。

3、流动党员教育实效难显现。流动党员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党员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都有比较实在的要求。如在教育内容上,已不满足于单一的理论宣传,希望有政策法规、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劳动保障、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以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教育方式上,已不满足于单调的课堂讲授,希望有参观考察、知识竞赛、专题演讲、文化娱乐等较为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时间上,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能由他们自己选择时间接受教育培训。面对如此现实的教育需求,要使教育活动对每一个流动党员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无疑难度很大。同时,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员教育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方面做得还不够理想,也影响了流动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

1、优化组织设置,使流动党员教育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一要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针对农村外来务工党员越来越多的实际,在村里成立“新村民党支部”,推选居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负责外来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建立党支部,组织外来务工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努力将党组织的设置和党的工作拓展到流动党员的工作区、居住区和社会活动区。二要优化社区基层党组织设置。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依托乡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组织流动党员学理论、学文化、学技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活动。

2、创新活动方式,使流动党员教育真正取得实效。一要突出重点,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按照“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内容,真正使流动党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深入开展党性教育,组织流动党员学理论、学党章,帮助广大流动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实践党章。帮助流动党员了解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明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二要注重创新,增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流出地党组织要在流动党员外出登记、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时,由所在党支部指派专人谈话,加强行前教育,明确具体要求。基层党支部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之机,要采取组织走访、座谈、联欢、过家乡组织生活等多种方式,了解《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情况,对外出回家的流动党员加强思想教育。

3、健全工作制度,形成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一要健全各级领导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抓出成效。党委组织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提供组织保证。二要完善流动党员教育保障机制。要千方百计保证流动党员教育中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经费、师资力量的落实和相关服务工作到位,为解决流动党员教育中的各种困难提供保障。组织实施送教下基层,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确保各个层面的流动党员都能正常参加学习、接受教育。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10:4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