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个村从最穷到最富的哲学思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许多人知道华西,但不知道永联,其实,华西和永联隔得很近,并且两个村的书记都姓吴。

  6月1日,记者来到张家港,走进了“中国永联村”。

  中国有64万个行政村。数据显示,2011年,永联村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利税达2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在64万个行政村中位列前三位,每年上缴国家税款位列前二。

  而永联村的价值,决不仅仅在于它的富。永联村还是国家生态村、全国文明村,是城乡一体、和谐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在永联村采访,宛如置身一幅色彩斑斓的“现代画”:村西头,水幕电影、喷泉广场、地下人行通道、主题乐园让人目不暇接;村东头,厂房林立的工业园区,一望无边的成片良田,让人惊叹。谁能想到,四十年前这里还是长江边的一片滩涂,芦苇丛生。“三年两涝是永联,土当茅屋头枕田;年年破袄作新衣,一年到头愁用钱。”这是当年这里流传的一首民谣。

  永联村是1970年在长江边上围垦建村的,是苏州市最小最穷的村。村支部书记吴栋材上任第一天,临近农场就为他“送来”三个人。原来人家捉到了3个小偷,全是永联村的,上门来办“移交”手续。这一幕令吴栋材深感痛心,他下定决心要带领群众拔掉穷根,过上新生活。

  1978年底吴栋材发动全村300多名劳力开挖鱼塘养鱼。吴栋材领着村民在数九寒冬里挖土方,手脚上不是水泡就是冻疮。经过5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他们挑走了5万多方土,挖出了90余亩鱼塘。次年,永联村家家户户分到了鱼和口粮,全村群众第一次欢天喜地过了个大年。

  通过“挖鱼塘”,吴栋材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群众。1979年,依靠村子里的能工巧匠,永联村陆陆续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水磨石厂、家具厂等七八个简陋的小企业,从此走上了“工业化”道路;随后,吴栋材抱着“为建楼房的农民生产钢材”的朴素想法,喊出了“办钢厂”的口号。别人都笑他“泥腿子也想办钢厂”,不切实际。在为办理轧钢厂申请营业执照时,一位负责同志批示:“无米之炊,不予批办。”在一个个挫折面前,吴栋材几乎绝望。最后通过和乡供销社合办的方式才拿到“出生证”。“永钢集团”由此起航……

  不畏艰难,“韧”劲十足。治穷求富,再多困难,永联人决不丧失信心。村干部一班人坚信“富不是天生,穷不会生根”。

  靠钢兴家的永联如今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2011年,村集体占股25%的永钢集团年炼钢、轧钢各达500万吨,年销售收入320.4亿元,利润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5238元。

  走进永联小镇广场,一尊名为“白手起家”的雕塑极具冲击力。这尊以几个手指攒成一个拳头的雕塑,包含了永联村“勤劳致富”、“并队扩村”、“共同富裕”等多重寓意。“我们村实现了4个96%。”吴栋材说,“96%的村民实现了城镇化集中居住;96%的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96%的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离土不离乡;96%的农民享受到比城里人优越的福利和社保。”

  与城里人相比,永联村民还多了一份集体资产的二次分配,“城里人没有的,我们永联也有。”吴栋材说。

  永联村累积了雄厚的工业资产后,以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全村农业结构调整。该村每年从工业利润中拨出200万元设立“农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特种水产及畜禽养殖等四大优势产业,并大力实施“订单农业”,目前全村已形成3200亩苗木、1000亩水产养殖、130万平方尺蘑菇和200万羽优质黄羽鸡的种养规模。

  工业化程度高了,永联村开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本村10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进厂务工,每年直接增加工资性收入2000多万元。同时采取农民按责任田入股,村集体负责资金投入及管理的运作方式,组建永联苗木工程公司,对农户实行保底分红,视效益再浮动红利,并对自愿参加苗木种植管护的农民按日累进发放工资。目前,全村已有近200名村民成为从事苗木管护的“农业工人”,户均增收1万多元。

  随着工业经济的壮大,永联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水涨船高”——— 村里设立“敬老爱老”、“扶贫解困”等基金,对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补贴1200元,6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年补贴2400元;并采取集体承担70%、个人承担30%的方式,为全村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大幅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

  最近几年,永联又投资15亿元,建起了亚洲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1日 15:19 来源:莱芜日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