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老孙在,俺们百姓踏实!”——记最美基层干部社区民警孙建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孙建设(右一)在帮助社区老人戴手套。          (资料图片)

  □最美基层干部

  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7次;2009年,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勤廉兼优”先进个人;2010年,公安部“全国爱民模范”;2011年,“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担任社区民警18年,他总结的入户走访“五步法”等20余套社区管理工作方法在全省甚至全国被推广。

  他,就是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石桥子派出所文昌社区57岁的社区民警孙建设。

  “大杂院”变平安社区

  文昌社区地处锦州市城乡接合部,居民多数是东电三公司职工,常年在外地施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较多,治安状况十分复杂。

  1995年,孙建设从部队转业到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为了及时掌握居民情况,他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独特的工作窍门。“家没人,我就双休日或者晚上去;有的老是见不着面,我就托邻居传话,先预约;有的不愿见面,我就反复登门,以诚感人;有的心存芥蒂,我就和查煤气、水、电的人一起入户,消除他们对民警走访的厌烦心理。”孙建设说。

  就这样,在社区里总能看到孙建设和群众“套近乎”、拉家常、问难处,几个月下来,他终于将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

  正是凭着“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好”的韧劲,孙建设把文昌社区由一个秩序混乱的“大杂院”创建成为省级平安社区。

  社区地图印在他心里

  在采访中,《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了一张特殊的社区平面图。在这张孙建设亲手绘制的地图中,标出了他所负责的每家每户所在单元及楼层位置,特别是一些重点需要照顾的困难户。

  孙建设说:“这张图早已经记在我的心里了,尤其是那些困难户,我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2004年10月,孙建设了解到社区的一位老人早年下岗并身患癌症,老伴长年瘫痪在床,两个儿子都有严重残疾,一家四口栖身在25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生活十分困难。

  孙建设看中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为这家人办上了低保,隔三差五去老人家中看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005年4月,老人因病故去,瘫痪的老伴和残疾的儿子手足无措,孙建设赶到老人家中,不顾褥疮的刺鼻气味,给老人擦洗身子,帮助料理后事。事后,他多次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这个家庭的实际困难,最终,区政府为这个家庭解决了一套60平方米的新住房。

  困难户张香云家也是孙建设的“重点保护对象”。在他积极协调下,2008年,区政府和街道先后为张香云家补助16000元,张香云的儿子顺利上了大学,张母的白内障得到救治。

  18年来,孙建设始终把群众疾苦冷暖挂在心上,协助21名下岗职工找到工作,向特困户捐款4.8万余元、衣物150多件,为群众做好事1780余件。

  创新社区管理工作方法

  老孙多年的付出,感动了社区的群众,很多人主动要求当辅警。老孙组建了“4050”巡逻队及“四老”服务队,负责社区治安防范及社区管理和民事纠纷调解,还成立了“夕阳红侦缉队”,为小区治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孙建设虽然是个“50后”,却很“时尚”。他建立了“网上派出所”,将自己的电子信箱、QQ号码及电话号码制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下班后,老孙时常在网上“冲浪”,在家当起“网络警察”,与群众在线交流,接受居民咨询,汇总破案线索。

  一次,老孙在网上得到一条线索:王某养的狼狗经常扰民,邻里意见非常大,社区多次调解也没什么效果,几十户居民便联合起来,想采取过激行为来解决问题。

  孙建设得知情况后,马上挨家逐户安抚居民情绪,然后到王某家苦口婆心讲明利害关系,王某终于同意卖掉狼狗。为了让王某生活得更充实,老孙还特意为他选养了一只小宠物狗,王某十分感动。现在,只要社区有活动,邻里们就请王某参加,他与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从警18年来,孙建设先后开创性地总结出入户走访“五步法”、实有人口“五层次管理法”、治安防范“六门宣传法”等20余套社区管理工作方法,部分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

  同时,他还先后破获各类案件175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85人,抓获网上逃犯7名;找回失散儿童5名;参与排除社区急难险重任务21次。文昌社区已连续10年无刑事案件、火灾、黄赌毒现象及群体性事件发生。

  “老孙在,俺们百姓踏实!”这是社区群众提起老孙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记者 霍仕明 张国强 通讯员 韩宇)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5日 07:28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