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重庆九龙坡区海龙村党委书记鄢静带领村民驰援地震灾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鄢静。 记者 罗斌 摄

  对九龙坡区海龙村党委书记鄢静的采访,约访得比较“纠结”——他不是出差了,就是在开会,最近一次约访,记者又得知鄢静去了雅安地震灾区。4月23日,终于见到了刚从地震灾区回来的鄢静,一脸疲惫、满眼血丝。

  人人都想去雅安灾区献爱心

  “去地震灾区,我们海龙村的村民,比我更积极。”鄢静告诉记者,4月20日早上,雅安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重庆陆军预备役军官的他,产生了驰援地震灾区的念头。可这个想法还没成型,他的手机就被村民们打爆了:人人都想去灾区献爱心。

  一拥而上肯定不行。当天中午12点半,海龙村“两委”紧急开会,最后从村民中筛选身强力壮、手脚快、头脑活的志愿者13人。

  这被村民们称为“海龙十三壮士”的临时队伍被编入重庆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下午2点,与大部队一起从重庆出发。21日凌晨2点,队伍赶到雅安芦山县,到当地武装部报到后,领到任务:搭建帐篷,保证受灾群众按时入住。

  “灾情就是命令,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没帐篷,灾区群众就没有庇护之所。当时,哪里还管肚饿、疲惫,抬起帐篷,说干就干。”领到任务后,50岁的鄢静和村民们,与后勤保障旅80多名官兵一起,在芦山县龙门乡26公里的救援范围内,搭建救命帐篷。

  震后第二天,大小余震不断。

  鄢静记得,在一次强烈余震后,人群中有人问:“刚才震感这么强,大家为啥不躲一躲?”

  立即有个声音说:“躲?往哪躲?要是一有震感就躲,就啥事也干不成了,干脆别来,省得丢人现眼,让老百姓笑话……”

  “这个声音很稚嫩,估计是一名小战士,他让我这个26年的老党员肃然起敬。”

  从深夜奋战到天明,这支队伍为老百姓搭建了50多顶帐篷,鄢静和村民们很欣慰。

  22日中午,根据部队安排,“海龙十三壮士”从灾区撤离。

  村干部告诉鄢静,队伍向灾区开拔后,村民们不落其后,自发向地震灾区捐款,如今已有5万多元。

  “心中有正气,群众才会服气”

  在大灾大难面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海龙村,其实在12年前,曾是一个让人失望的贫困村落:2001年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村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群访不断,治安状况也不好。

  2001年12月,村党支部连续4次没能选出书记。正当这时,重庆市开始在农村基层组织实施“能人治村”工程。通过“公推直选”,走南闯北10余年,代过课、打过工、经过商的鄢静当选为海龙村党支部副书记。

  “我当‘村官’为的是改变一个村,而不是改善一个家庭。心中有正气,做事才有底气,群众才会服气。”鄢静意识到,要改变海龙村面貌,仅靠自己单枪匹马奋斗是不够的,必须把村党支部一班人带动起来。

  村“两委”成立了工程部,为企业建厂房,但施工队的包工头没有一个是村干部的亲属。建立了严格的财务报账制度,集体财务公开透明。凡海龙村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事项,都先由相关党支部负责人深入调研、征求村民意见,在此基础上拟出初步方案,提交村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执行。

  2002年,全村第一家企业入驻,海龙村迈出工业化第一步;2005年,海龙村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小企业创业基地;2008年,注册“西部海龙”、“西部海龙人”商标,斥资120万元,编制完成重庆市第一个村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开始迈向品牌化;2009年,实施强村带弱村“牵手行动”,拓宽海龙村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12年后,海龙村焕然一新了: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9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0580元。更难得的是,建村之初,海龙村党支部只有46名党员。而现在,该村的党员人数增加到300多人。鄢静硬是把一盘散沙的海龙村村民拢在了一起。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5日 14:53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徐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