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建议

重庆綦江区丁山镇人民政府 马艳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农村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如何破解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实现“流动党员能找到组织,组织能凝聚人心”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对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现状及趋势

  笔者通过对丁山镇7村1居党支部近百名党员的走访、座谈和深入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流动党员主要呈现出三个新的趋势:

  1、流动的数量更多。全镇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数量从2006年的52人增加到现在的136人。流动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2、流动的范围更广。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市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内、全国范围内流动。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的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主要以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为主。3、流动的时间更长。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 

  从调查情况看,流动党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的“五难”问题。

  调查发现,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中工作运行指令化、工作关系单向化、工作形式简单化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想认识不到位,教育管理存在“空白点”。从调研情况看,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外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认识不足,在行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轻视和忽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倾向。二是组织设置较滞后,工作机制存在“薄弱点”。 三是形式手段较单一,教育工作缺少“着力点”。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带来了党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外出流动党员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较快,教育需求多种多样。

  二、对策与措施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消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误区和盲区。

  在流动党员中,多数是年富力强,具有一技之长,他们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用好他们,有利于本地的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增长才干,提高致富本领;有利于带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双带双创”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两个消除”:一是努力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树立流动党员是本地人才资源的思想意识,主动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加强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外务工或回家带头致富的作用。二是及时消除教育管理中的实际盲区,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步解决好对流动党员疏于教育管理的问题。

  (二)落实工作责任,理顺管理关系,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网络。

  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有机构牌子、有专职人员、有工作经费、有奖惩机制”,以利于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列为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要积极构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三级联动网络。一是建立村(社区)党支部流动党员服务站。负责本支部外出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向、工作生活情况、学习培训情况和联系方式。注意发现和培养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对他们中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并交流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二是建立乡镇党委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党员和务工人员,督促他们遵纪守法,遵守务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诚实的劳动获得合法的收入;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要在务工工资、劳动安全等方面为务工党员谋取利益。三是建立县委组织部流动党员管理中心。用新管理观念和思想去武装农村党员。积极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当好带动劳务输出的信息员、推介农产品的贩销员、联系来料加工的经纪员、引进投资和项目的招商员、方便家乡群众进城办事的联络员,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健全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做流动党员坚强后盾。

  1、健全管理制度。一是领导联系责任制。要通过适当方式与党员所去单位、地区的党组织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和工作部署。二是登门走访制度。在外出党员回家期间,党组织要到党员家中走访,做一次认真谈话,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要求、交任务,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三是对流动党员实施四项教育:“行前教育”,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法等教育;“邮寄教育”,各基层党组织把党课教材、党报党刊以及党员电教片等学习资料寄发给外出党员,组织党员自我教育;“补课教育”,抓住流动党员回家的时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提高;“网络远程教育”,在县委、政府的白鹤滩网站上开辟“网上党校”,为上网的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园地,加强教育。四是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发挥作用好、贡献大的流动党员,党组织要进行表扬,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作为本地优秀党员向上推荐。

  2、增强服务意识。一是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家庭困难。实行“一委一联”,为每个流动党员安排一名以上的在家支委进行联系,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使流动党员感受“党员之家”的温暖,提高他们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接受管理的自觉性。二是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致富信息。由流动党员机构将一些流动党员反馈的信息,和党组织自身掌握的一些信息及时主动地告知外出党员,使他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掌握更多的商业信息,促进他们的发展,使他们更加愿意与党组织沟通联系,以期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找准有效载体,实施“五个一”工程,真正使流动党员管理由务虚变务实。

  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关键是能否找到有效的载体,笔者认为,实施“五个一”工程不失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载体。

  一是完善一个网络。即完善“县委组织部流动党员管理中心——乡镇党委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村(社区)党支部流动党员服务站”的三级联动管理网络。真正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通过电话、书信、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向流动党员公布县乡村流动党员管理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主要工作职责等,使之真正成为“流动党员之家”。二是建立一套制度。建立流动党员外出报告登记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等,用制度来约束流动党员的行为,真正做到有章有事。三是健全一本台账。在全县所有农村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事的工作、联系方式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登记造册,进一步摸清家底。四是发一封致流动党员的信。告之其家乡的党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激发广大流动党员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五是每年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充分利用外出党员回乡的有利时机,召开座谈会,听取流动党员介绍外地党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对一些作出积极贡献的流动党员进行表彰奖励。

  抓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流动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党建的全局观念,做到“组织设置便利、教育管理灵活、发挥作用实在”、“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设在哪里,党内生活就开展到哪里,活动阵地就建到哪里”,努力使流动党员不论走到哪里,都做到党的组织不散,党员党性不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变。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 11:0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