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科教研室主任卢晓莉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侧记:听她讲课是一种享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听卢晓莉讲课是一种享受,能在不知不觉间使你入迷。”

  这是卢晓莉的同事、副教授段朝霞的切身感受。一次,段朝霞应邀为卢晓莉试讲的政治理论课“分段计时”,不料4段课讲完了,段朝霞居然忘了掐表计时,因为她“完全被迷住了”。此后,只要有时间,段朝霞便常去“蹭”卢晓莉的课。

  都说政治理论课“不好讲”,年仅43岁的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科教研室主任卢晓莉,为何能把政治理论课讲到青年官兵的心坎里?

  讲得真好源自真懂真信

  今年1月,卢晓莉随总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远赴非洲,为我驻苏丹、坦桑尼亚等国的使馆人员及中资机构宣讲十八大精神。

  听众都是见多识广的精英人士,这课怎么讲?

  卢晓莉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紧扣驻外人员的关注点,结合自己的旅途见闻,用正在发生的生动事实和祖国的新变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讲得有根有据。

  宣讲结束后,有不少华人华侨主动留下来和他们交流感受,畅谈中国梦。一位台商说:“你们讲得好,共产党做得好。”

  “讲得真好源自真懂真信。”大学政治部主任谢贻平说,卢晓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由衷地信仰。真信就不会言不由衷,真信就会投入真情,打动听众。这是卢晓莉授课魅力十足的关键所在。

  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

  2011年,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散布各种自由化言论。卢晓莉感到这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她主动站出来,和同仁们一道撰写教案,制作课件,针对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连续给官兵讲了20多堂课,在青年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

  有名学员在校园网发帖表达心声:“你们的授课犹如刺穿云层的阳光,驱散了笼罩在我们青年心头的雾霾。”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贞。此次交锋,更加坚定了卢晓莉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当时美国大选也刚刚结束。在一次宣讲活动中,有人当众发问:“美国通过票决选出国家领导人,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民主。”

  面对这一发问,卢晓莉没有回避,而是通过分析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阶级基础、政策主张及经费来源,用大量事实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西方的民主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她还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课后,那位提问者赞扬卢晓莉:您讲课如同春风化雨,不知不觉间帮我走出了误区!

  台上讲得好台下做得更好

  卢晓莉领导的教研室人才济济。无论老少,对这位年轻干练的“领头雁”都很佩服。原因是她“台上讲得好台下做得更好”。

  卢晓莉是2001年晋升副教授职称的,距今12年了。期间,她取得了包括全军政治理论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还为军委领导讲过课,是总参政治理论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晋升教授职称理所当然。

  可是,每一次评职称时,她都拒绝申报,理由是:“教研室比我优秀的人多的是,有不少老同志比我更需要正高职称。”

  如今,卢晓莉外出讲课的机会多了,又担任教研室主任。大学领导曾明确要求理学院尽快为她申报教授职称。

  领导找她谈话时,她真诚地说:作为政治理论教员,既要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更要带头践行,这样站在台上才有底气。如果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你讲的那些理论还有人信吗?

  天天都要修炼基本功

  有人说,卢晓莉是个“天生的教授”,她一旦走上讲台,便“精气神”十足,讲课时表情美、音色美、语言美,内容丰富广博,节奏控制恰到好处,看上去既自信又诚恳。记者召集座谈会时,有好几名官兵感叹:“听她讲课是一种享受。”

  其实,这一切绝非天生,而是艰苦修炼出来的。记者在卢晓莉办公室看到,她收集和阅读过的书籍摆满书柜,政治、历史、文学、外交应有尽有。

  “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这一传教授业的道理,卢晓莉深信不疑。她甚至非常苛刻地要求自己,“天天都要修炼基本功,每周至少读一本书。”

  去年底,卢晓莉受邀参加总参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从前期预研到备课试讲,她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学习理解报告原文,对每个提法都要问个为什么。

  同事们劝她,解读十八大精神的资料车载斗量,拿来用就是了,干吗还那么辛苦。 卢晓莉说:“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融会贯通,还怎么帮助别人学深悟透!”(王克功 特约记者 吴旭)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07:02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