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排查地质灾害 将安置点建在最安全的地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4月25日起,芦山县城最大一块约300亩的安置板房搭建场地,由曾经参加过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抢险任务,拥有36台大型装备的专业化队伍绵阳市工程机械抢险应急大队实施平整。 记者 余坪 摄

  4月25日起,芦山县城最大一块约300亩的安置板房搭建场地,由曾经参加过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抢险任务,拥有36台大型装备的专业化队伍绵阳市工程机械抢险应急大队实施平整。 记者 余坪 摄

  4月25日上午8点过,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的调查队员吴新科和夏宇来到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找村组长了解情况。当天,整个龙门乡的地质灾害隐患摸排和群众安置点的地灾评估就将完成。记者一路随行,目击了集中安置点的地质灾害评估过程。

  集中安置点的“四个远离”

  高车头组有180多户人家,大部分村民都住进了帐篷,矿泉水和食品目前都很充足。他们商定,把村道一侧大约1000平方米的空地作为临时安置点。

  “板房还是在这里哇?”吴新科边问边看,“在平坝,周围没有危险建筑,没有洪灾威胁,附近也没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行。夏宇拿出手持GPRS定位仪进行卫星定位,“将作为后续集中安置点建设的依据。”

  龙门乡的6个村,目前选定的安置点已经超过60个。“1个村一般8到9个组,每个组我们给村民选择1-2个安置点”,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王志旭介绍。安置点的选取原则,“我总结为‘四个远离’,就是要远离坡、坎、危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把村民集中安置在最安全的地方。”

  隐患点确认后 撤离立即跟进

  吴新科和夏宇还要摸清村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老点、新点,都要查一遍。”

  红星村双石桥组有一个滑坡点,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出现的。村民白德军主动带着调查员爬到滑坡点。坡上的小麦快要成熟了,显出淡淡的金黄色。“没有发生变形迹象,规模也没有扩大,”吴新科仔细观察后说,“由于地势较陡、土层薄,一旦条件达到,很容易发生滑坡。”

  去年,白德军一家从滑坡下的老房子搬到了村头上,“一到下雨,我们就很警醒,随时注意滑坡有没有变化。”

  吴新科问了三个村组,才问到“张家山不稳定斜坡”在哪里。吴新科走到坡下观察了一会儿,“这是个浅表层滑坡,虽然方量不大,但是坡度较险,一旦滑下来也会有威胁。”在随身携带的表格下,吴新科填写上了“无变化,继续监测”。

  早在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王志旭所在的单位就对芦山县进行了一次基础地质调查,“9个乡镇中有5个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到高易发阶段。”仅龙门乡就新调查出了近20个隐患点,而在此次地震之前全乡有12个隐患点。

  芦山县国土局局长余万俊介绍,专家新确认一个隐患点,附近居民撤离工作立即跟进,所有点位都经过地质专家勘察,确保遭遇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同时便于疏散。

  通过全面摸排,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将建立一个新的档案。对每一个点都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分为监测预警、应急排危和工程治理三个层次。(记者刘云云 熊筱伟)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08:03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