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浅议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困境和对策

江西赣州定南县人民检察院 曾浩森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内容摘要:基层党员是党的基石,加强基层党员的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党的建设。但是,目前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方式、内容等方面仍然不尽如意,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协调,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 基层,党员教育,必要性,建章立制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广大基层党员是党的基石,加强党的建设与基层党员密切相关,基层党员的质量和能力事关到党的政治生命,提高党员质量和能力,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是必由之路。本文拟对通过完善基层党员教育制度、丰富教育内容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进行初探,以作抛砖引玉。

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内涵、必要性和特点

基层党员直接与广大群众接触,其行为最能体现党的形象。众所周知,党员是构成党躯体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和能力代表着党的素质和能力,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党员工作能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决定着党的政治生命。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内忧外患不断涌现、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党员队伍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 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确保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加强和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建设事关全局、内涵深远。

(一)提升党员素养和能力的必要性

能力决定眼界。要加强党的建设就要从提升广大基层党员的能力开始。要提升基层广大党员的能力,党员教育工作是必不二选择。在我国的基层,党员干部占有全国党员总数的80%还多,但是经常接受教育的却仅有20%。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相比滞后了太多,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基层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把握政策大局能力、政治敏感性低现象严重,甚至一些村级党支书记不顾场合发表牢骚怪话。因此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极有必要。

党的十七大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十八大再次重申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可见加强党员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特点

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与省、市党员教育工作有较大区别。无论人数、受教育程度、职业、能力、地域、师资力量等均有天壤之别,因此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要比上极机关困难的多。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1.分散型。基层党员对象广泛,既有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党员,也有镇、县直机关、驻县单位党员和工业园区企业党员。地域广泛,基层党员分布在各条战线,人员分布散,分散学习形式多;2、复杂性。包括党员的身份、年龄、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境界等均显特异性,譬如在思想境界上,基层党员干部良莠不齐,有的党员甘于奉献、乐于助人;而有的党员不但没有履行一个党员责任,反而成为反面宣传典型,牢骚满腹,到处发怨气,既不参加组织活动,也不交纳党费;有的甚至“失踪”几年;3.流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频繁,有的党员长时间在外面务工或工作,或者经常变换工作地、学习地、生活地,更有的居无定所,致使党组织关系与行动路线不能同轨。4.教育方法单一。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一般是学习文件、看看报纸、听听讲座、开开会议,方法单一的教育培训工作和教育体制难于适用各种层次的需求。

二、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困境和现状

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有利于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但是物质社会,人心浮躁加之政治局势的多极化、利益多元化,在一些地方党员教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更有地方陷入二难定律的死胡同。在一些地方越教育越反,在一些党员眼里党员教育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更有些老师本身是腐败行为受害者,上课时冷不丁冒出不适时宜话常有,如何能够驳拆他人流言蜚语。于是党员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在一些地方趋于荒废状态。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放任自流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有:

1、对党员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一是认为党员教育是“虚”的,要靠党员自觉学习为主,基层普遍存在通过年终考核来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现状。二是党员教育短时间不能出政绩。认为党员教育工作是百年工程,短期间抓很难立竿见影体现出来,可以放到后面再抓;三是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应该抓,但在排位上应该放在经济工作等工作之后,前者是改善民生重头戏,只要前者工作上去了,后者就会自然而然跟上去。

2、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党员教育工作在基层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没有党员教育工作制度,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制度,但是也仅是挂在墙上搞形式做样子并没有真正执行,往往是上级机关来检查时临时做来搞突击。或者制度执行上太过于原则不灵活,同时对于开展和没开展的监督不力,党员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据统计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过度依籁基层党校,但是党校在设置上只设在县一级,无法深入到群众一线。受利益因素驱驶,党校的党员教育功能形同虚设,而全国多数党校成了电大的代名词。

3、党员教育工作师资不完备。许多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没有专职师资人员,或者师资素质本身都能力不高,加之党员教育工作在投入和产出之间不对等,难于在短时间内产生实效导致一些地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党委政府对党员教育工作人员热情不高、重视不够,有能力的人员纷纷跳槽或水往高处流走了,基层人才流失严重。补进来的人员又都是没有进行培训过的生手。

4、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在基层党员教育最普遍的形式是读文件、念报纸、听报告、开大会等,方法和方式单一,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呆板,时间一久多数党员对参加教育学习存在厌烦心理、抵触情绪,导致教育效果的事倍功半。一些机关部门在党员教育上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通过学习教育重知识和信息传输的较多,重培养和提高党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较少。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良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员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各级地方党委转变理念,改变工作方式,加强体制机制的后勤保障,并且持之以恒。

(一)重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统一机构,健全和完善机构灵活机动体系。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培训”原则,成立由县级组织部负总责,由宣传、纪检、党校、农业、司法等部门抽调一些知识丰富的干部组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和党员教育师资力量。针对基层党员分散、流动且复杂的特点,健全分散教育与巡回教育、多形式教育体系。制定地域管辖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即机关单位由党校集中统一再教育培训机制,乡镇单位和村级党员由乡镇党组织统一再教育,街道与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统一由居民委员会教育工作机制。

(二)编制党员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完善党员教育定期化、常态化、人性化工作机制。要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编制党员教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制定目标以五年一阶段,十年一跨步。如在当前各基层党组织要制定转变党员思想观念,严格执行党的八项规定五年规划,力争在五年内彻底转变铺张浪费的现象,重塑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共产党员精神风貌。同时在细节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完善日常教育计划和常态化定期培训日程,定期组织党员集中统一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邀基层党员上来授课、学习和响应群众呼声沉下去教育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一般性学习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相结合,针对党员不同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心理特点等层次差异,注意面向不同类型的党员分类教育。对机关党员进行中国特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党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对于乡镇以下干部进行党的民生政策、三农服务、爱国主义、大局意识教育;同一层次不同对象,区分教育。比如对年青党员要突出服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年老党员突出建议献策发挥余热教育;对在职党员突出爱岗敬业教育,对流动党员突出遵纪守法、艰苦创业教育。

(三)丰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实效性。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原则,党员教育也不例外,通过完善党员教育与党员职业教育相匹配、相结合机制,将党员教育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充分帮助广大党员在工作在提升能力素养,激发党员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内容教学,对于机关党员应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为宗旨,加强这方面学习,增强其贯彻执行上级精神的能力;对于乡镇党员应当以涉及民生服务类政策和相关法律为学习内容,帮助其及时掌握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对于社区、老党员应当进行关注基层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教育工作为重点。在教育方式上要灵活性与生动性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应当与工作中、社会上和基层反映较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搞专题调研和政策分析,搞专题辅导,为党员释疑解难;利用当前“三送”、集中整治、八项规定等平台,将教育内容融入到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各项活动中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提高党员解决本地区、本部门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11:0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