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不屈的芦山

—— 哀悼日里灾区的人们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4月27日,在成都凤凰山机场,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官兵集体为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新华社记者 王经国 摄

  45岁的卢惠芬,站在哀悼队伍最前排。她的双手紧扶着轮椅上的七旬母亲。

  今天是芦山地震的第八天,四川各界以不同的形式哀悼逝者。

  天微微亮的时候,芦山中学操场临时安置点里,人们已经起床,洗漱,做饭。

  离哀悼仪式还剩12分钟,操场上广播响起。大家陆续从帐篷中走出。有人一边走,一边整理着衣装;有人不时低头,在轮椅上受伤的亲人耳边细语;有人抱着孩子,在稚嫩的小脸边述说……

  8时02分,汽笛声、喇叭声、警报声在芦山县城响起。卢惠芬身旁,有人不停地用手擦拭着眼角;有人紧闭着嘴角,双手合十抱在胸前;有人默默祷告着,望着半降的五星红旗……

  3分钟后,默哀结束。人们互相拍拍肩膀,以示安慰。一位芦山中学的学生告诉记者,昨天“头七”傍晚,他与几名“兄弟伙”相约,在临时安置点外找了一处荒地,给地震遇难的同学烧纸,“大家没怎么说话,但都哭了”。

  地震前,和这个县城的大部分家庭一样,卢惠芬家虽不富裕,但平淡充实——两套房,三位老人,几个子女,丈夫在外打工,自己经营商铺。

  一场灾难改变了一切:年过七旬的老人,不同程度受到惊吓,卧床不起;丈夫匆匆赶回,与她一道照顾家庭,却没有生活来源。每天除了做饭、洗衣、照顾老人,卢惠芬总不忘看看电视,看看救灾进展,看看板房何时搭建。

  “自力更生,重建美好家园。”卢惠芬说,现在夫妻二人留在安置帐篷内照顾老人,几个子女出去当志愿者。“灾难面前,我们必须有大爱。”

  在新华文轩书店开设的帐篷书屋内,42岁的郑华翻阅着建筑材料书籍。“以前打工就是搞建筑的,重建家园这方面用得上。”他说,下一步,要用自己的双手,把家园建得更加美好。

  在芦山住了30年的七旬老人黄富成,和老伴一起住进了临时安置点。每天除了了解救灾情况,还不忘在县城走走看看。他常常一边注视来来往往的救援队伍、志愿者,一边和几名“老伙伴”聊芦山县城的“重建大计”。

  生活就是用这样的细节一点一点拼凑起来的。帐篷、炊烟、书店,这个蒙受劫难的地方已经开始复活。这就是不屈的芦山。(记者 盛利)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09:50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徐逍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