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文化之光必将再度绽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坚守一线,为灾区早日恢复正常而努力——电力员工

  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坚守一线,为灾区早日恢复正常而努力——刑警

  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坚守一线,为灾区早日恢复正常而努力——理发师

  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坚守一线,为灾区早日恢复正常而努力——士兵

  珍贵文物告急,博物馆告急,图书馆告急……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对震区乃至全省文物资源、文化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有形的文物与文化设施,承载着无形的文化力量。在被天灾撕开的伤口面前,灾区文化工作者不惧伤痛、不言放弃,各地民众高度关注、献计献策。

  他们相信,依靠积极保护与救治,文化之光必将再度华彩绽放,照亮这片劫后新生的热土。

  累累“震”痛

  在芦山县沫东镇黎明村公路旁的园地内,记者见到了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汉魂”、“汉艺精粹”的东汉石阙精品——樊敏阙。

  高近五米的阙体依然屹立,但脚下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碎片,一道长裂纹从阙体中部横穿而过,阙顶也部分损毁。

  除了樊敏阙,芦山县内其余两大“国宝级文物”也严重受损——始建于北宋、重建于元代的平襄楼围墙大面积倒塌,楼体部分垮塌;建于元代的青龙寺山门部分损毁,部分佛像受损。

  不仅仅是芦山。

  收藏了500多件文物精品的雅安博物馆,陈列品严重毁坏,很多瓷器成了碎片,看似坚固的青铜器不少产生裂纹,“镇馆之宝”元代高足碗也被震得开了裂;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20多栋建筑受损,阴阳石麒麟、盘龙亭等损毁……截至4月25日,地震造成全省2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25个文物收藏单位、189处设施设备受损。

  4月27日,记者在芦山县图书馆看到,整座建筑损毁严重,已大门紧闭,拉起警戒线。天全县文广新局院内,图书馆楼体上赫然写着“禁止使用”几个大字,受损较轻的文化馆、体育馆也陷入停顿,成了临时安置点。

  据初步统计,雅安市公共图书馆馆舍及设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芦山、天全、宝兴等县的公共图书馆和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受损严重,运行基本瘫痪。眉山80%以上的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活动室受损。

  让文物不再遭受伤害

  4月26日,四川省文化厅正式成立“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灾后文化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虽然受到了严重创伤,但震区的文化工作者们并未停止工作。

  4月27日,雅安市博物馆员工们正忙着清点查看文物、登记造册,并对受损文物进行不同程度的紧急处理。对于元代高足碗等珍贵文物,他们小心留存起来,准备待省级部门派专家来统一勘验修复。“地震当天,省局领导和专家就赶了过来,为我们科学抢救文物提供了指导。”博物馆潘馆长告诉记者。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文物局立即启动了“5·12”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文物保护抢险机制”。4月22日、23日,省文物局先后召开三次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专家座谈会,通报全省文物受灾情况,部署抢救保护工作。

  据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唐飞介绍,专家组根据各地资料对文物灾情进行初步统计,并将文物受损情况划分为轻微受损、一般受损、严重受损三个级别,通知各地文管部门清查排险。

  “这些天,图书馆的员工们一直忙着统计受灾情况,从明天起,就要开展细致的图书清理、设备清点工作,为恢复开馆做准备。”天全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彭周君告诉记者。由于短期内修建新楼难度较大,图书馆一边递交重建申请,一边留心寻找适宜的场地,希望把图书搬迁过去,尽快恢复借阅服务。

  4月23日,雅安市图书馆“帐篷阅览点”在雨城区集中安置点免费开放,很多群众带着子女赶来看书,过了一个特别的世界读书日。这项举措将很快在全市推开,让人们沐浴着书香,弥合心灵创伤。

  “妈妈快来,有电影看了!”4月24日晚8点,住在宝盛乡凤头村集中安置点的杨梅丽小朋友兴奋地呼唤着家人。她的面前是一张临时拉起的幕布,《建党伟业》的片头正在上面映现出来。这是芦山县为慰问受灾群众而免费放映的电影……

  重建精神文化家园

  让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国放心不下的,是对震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有形的文物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依赖于文化空间。一旦相应的空间遭到破坏,或者传承人的接续上出现问题,就会面临失传的危险。”他认为,芦山县内有庙会节令、花灯傩戏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地震中,这些非遗的状况如何?可借此契机进行普查与抢救,并借鉴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快速发展的做法,把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激发非遗活力。

  针对震后图书馆的重建问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建议: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如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发挥文化安定人心、抚慰心灵的作用。

  建立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对文物的日常维护意识,进行预测性课题研究,对受损文物修旧如旧,并保持周边环境与历史风貌……对于文物保护与抢救,专家们更是纷纷建言。

  重建物质家园的同时,坚强的人们也在重建精神文化家园。(记者 王斯敏 李晓东 陈 恒 )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30日 07:4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