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雅安已建成35个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公开透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目前,我市抗震救灾工作已转为灾后过渡安置阶段。昨(29)日,我市召开“4·20”芦山强烈地震新闻发布会,市疾控、纪委、国土、气象等部门和名山区有关负责人,就卫生防疫、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管理、干部行政效能的监督、次生灾害的防治等工作进行了通报。

  发布会介绍,“4·20”芦山强烈地震给我市造成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

  当前,我市加大对地质灾害的巡查排查和防治工作,全市已建成35个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下一步,我市将在6月底前完成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除险项目,同时做好监测预警和应急演练工作,并规范设置地质灾害警示牌,做好交通沿线、居民点、安置点的选址设置和地址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

  我市年均降雨量在900至1700毫米之间,是全国的暴雨中心。值得注意的是,我市汛期即将来临,雷电灾害防御形势十分严峻。截至28日,我市已在芦山、宝兴和天全安装了12套防雷装置。

  疾控防疫工作方面,我市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通过整合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食品药品、农机技术、畜牧兽医、卫生监督等多支队伍,开展了消杀灭、饮水监测、环卫整治、疫情管理、传染病防控、群众健康教育宣传等综合工作,实现了卫生防疫在地震灾区、居民安置点、家庭的三个全覆盖。目前,灾区防疫工作正有力、有序、科学、有效地开展,灾区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

  对于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我市把公开透明贯穿于全过程。我市要求,各县(区)纪委监察部门要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做到表册台账、举报电话、举报箱、公示栏、监督岗、监督员证实现统一。在物资接收分发点、受灾群众安置点、受伤群众救治点等处,我市设立了监督检查岗、监督员,设置了491个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箱。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灾区群众集中安置点张榜公示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收发源头、过程、结果三公开。(记者 张婧)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30日 15:36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