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理性救灾撑起责任担当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就在汶川5·12大地震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让芦山这个秀美的川西小城瞬间成为全世界尤其是中华儿女瞩目和揪心的焦点。

  据报道,芦山地震发生以后,立即有大批社会救援车辆和志愿者涌向灾区。但大量自发组织的救援活动,却又让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灾区交通不堪重负。拥堵的车辆在狭长且已损坏的灾区道路上排起了长龙。这一状况让救灾部队的车辆无法快速向灾区挺近,甚至出现了救灾官兵不得已将堵住道路而又不见车主的私家车合力抬开的现象。

  同舟共济,援手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次灾难降临,爱的洪流都会从四面八方向灾区汇集,既彰显了我们的社会制度优势也折射出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担当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民众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可敬群体。不论是满怀热忱的志愿者,还是心情焦灼急于到灾区探视亲人的受灾群众,拳拳之心,每一名中华儿女都感同身受。但我们又不得不反思,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时刻,有了汶川大地震的前车之鉴,灾难面前,科学救灾,理性挑起各自担当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抗震救灾工作技术性要求很高,尤其在灾害发生之初需要救援部队和专业救援队伍以及大型重型救灾装备在第一时间到达重灾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各种救灾物资尤其是食品、药品、帐篷等生活必需品也需要从四面八方向灾区运送,快速赈济受灾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保障他们的灾后生活。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一条条抵达灾区的快速通道。大灾过后,灾区的各种社会公共资源必然缺乏,各类人员的大量涌入无疑又会增加灾区负担。因此,包括各方社会力量、志愿者在内的救援人员,在满怀热情和勇气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进入灾区后能做些什么,自身的安全和其他保障如何确保,自发行动会否影响抗震救灾的统一调度?

  各自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心系灾区,努力工作,同样可以为救灾贡献力量。满怀热情而不盲目冲动,积极作为而又理性科学,这理应是一个成熟社会在关键时刻的自觉行动和责任担当。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至上。(梅才华)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06:32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