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芦山地震两问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关吗

  专家首先确认,芦山地震虽与汶川地震相距不远,同属于龙门山断裂带,却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距离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震中约87公里。

  “这次芦山地震肯定不是余震,因为余震区是有明确定义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芦山地震的余震区和汶川地震的余震区之间,有40多公里的间隔,根本不是同一个事件。”

  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王兰民也认为芦山地震是一次独立地震。“汶川地震余震展布主要是在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而芦山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不在汶川地震的余震展布区内。”

  不过,芦山地震虽然是独立地震,但它肯定跟同属一个断裂带的汶川地震密切相关。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曾有学者计算了汶川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库伦破裂应力场影响,认为在龙门山断裂系南部有库伦应力增强的现象,地震危险性增高。这种观点曾被写成论文,发表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并得到业内专家们的认可。

  “汶川地震的发生对芦山地震的危险性有增强作用。”王兰民说,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主震及其余震造成的应力释放主要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而断裂带南段则积累了更多的应力,增加了在这里发生地震的概率。

  刘杰则用了一个浅显的比方来形容两个地震之间的关系。“这就好比有10个人抬一根沉重的大柱子,汶川地震发生后,有7个人倒下了,压力转移到剩下3个人身上,这3个人肯定也要倒。”

  刘杰表示,对龙门山南段的危险,地震专家早有共识,这也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在这一地区增加了观测台站的原因之一。“但是很可惜,芦山地震跟汶川地震一样突然,震前都没有观测到短临前兆异常。我们知道要来,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所以就作不出短期地震预报。”

  未来几年内,这一地区还会再发生地震吗?

  “从龙门山断裂带来讲,有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释放能量后,再发生七级八级大地震的危险性降低。”王兰民表示,“至于两次地震对周边的中长期影响,还需要地震观测部门的进一步跟踪研究。”

  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了吗

  从年初到现在,2013年才过去三分之一,全球7.0级以上地震却已经发生了12次。很多人都感觉到,地震似乎比以往频繁了。地球是不是调到“震动”模式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了吗?

  “我们基本上认同这个说法,从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9.0级地震后,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刘杰表示,地震活跃期是指地震活动相对频繁和强烈的时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依据以往经验,全球地震活跃期一般会持续15年左右。“以2004年为起点计算,这一次地震活跃期大约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现在全球是活跃期,肯定还没结束。”

  “中国大陆如果按照7级以上的地震来判断,这种活跃期一般是10年左右,十几年活跃,十几年平静。”刘杰说。

  王兰民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统计。“全球地震在近期确实比较活跃,我统计了一下,从2001年到2011年的11年间,全球发生死亡人数超过500人的地震有21次,经济损失达到5000亿美元,死亡78万人;而20世纪的一百年中,地震造成的总损失4100亿美元,死亡人数是170多万人。”王兰民认为,虽然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损失更大的结果,但近10年中,先后集中发生了伊朗巴姆地震、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巴基斯坦地震、汶川地震、海地太子港地震、玉树地震、日本东北部9级地震等多次灾难性的大地震,还是说明地球相对来说正处于一个大震比较活跃的时期。

  在“震动”模式中生活,人们最希望的是能提前一两天获得地震预报,这可以大幅度减少大震带来的惨烈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很可惜,对人类来说,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以目前技术无法实现的梦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深处。”刘杰说,如果能广泛建立地震观测台站,像用气象卫星直接观测高空风云一样观测积累到地下深处的数据,那么未来的地震预报或许能像如今的天气预报一样,随着数据的积累和观测点的密布而越来越准确。“但目前的观测技术还不能真正观测到地下,基本都是在外围站岗。我们不知道真实的地下是什么样,仅仅依靠经验积累,是不可能准确预报地震的。”

  往地下钻深井,在深井中布置观测仪器是否可行呢?事实上,在汶川地震之后,已有中科院院士徐志琴率领的团队在龙门山断裂带做这个工作。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深井钻探耗费太大,打一个几公里深的小洞,根据地层硬度的不同,投资就在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之间,根本不可能广泛布站。

  “近十几年,我们对地震是怎么回事的理解进展很大,这是地震的基础科研成果,但离实用的地震预报技术我们还差得很远。”刘杰总结说。(记者 佘惠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07:17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