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论新形势下党员党性教育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委党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92年来,党员教育一直相生相伴。教育的媒介在建党初期是书本即党的刊物(如《新青年》),和少量的学校(如1921年8月1日,在长沙成立的湖南自修大学);土地革命后增加了各类党校,如党员训练班、党员干部训练班、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1933年3月13日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省瑞金市,1935年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称为中央党校)。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党员教育的媒介增加了运动这种形式。此后,党刊党报、党校、运动长期作为党员教育的媒介直到现代传媒的出现和应用,但无论以何种媒介,党员教育的内容之中党性教育始终处于首位。

一、新形势下党员党性教育的紧迫性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上,每到各种转型期党性教育变得更加紧迫。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后不到一年,1950年上半年增加了新党员140万人,是建党以来发展党员最多的一年。但当时许多怀有不纯动机的人加入了党的队伍,因为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仅不会有革命战争时期随时牺牲生命的危险,而且作为执政党的一员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利益,“党票”论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才能升官开始成为一些人入党的动机。

在党执政64年的今天,一种现象是“党票论”的持续,有的人入党不是基于信仰,而是基于一种要执政就必须入党的思维惯性;还有一种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的多种意识形态借思想解放运动和多种经济关系的重建之机发展扩散,并向党内蔓延,少数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这两种现象破坏了党的思想和队伍纯洁,使得当今党员的党性教育比党自成立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显得更为紧迫。

二、新形势下党员党性教育的重点对象

前苏联在只有二十几万党员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只有二百多万党员时,取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在有了二千多万党员的时候,却丢掉了执政党的地位。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说明党员队伍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中国共产党党员现在有8000多万,其中有入党动机不纯的党员,有入党后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这两类党员的党性教育最为重要和紧迫。

首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世界,看待后进党员。虽然中国共产党有清理、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机制,但加强后进党员的教育,使后进党员成为优秀党员,比清理、处置他们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更为有益。其次作为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五四运动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义者都是时代精英,是马克思主义是精英文化的有力证明。而改革开放后到本世纪初言必称西方的伪精英所尊崇的意识形态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后进党员真正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必然。

三、新形势下党员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国目前在工作岗位的党员大部分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少部分虽在1949年前出生,但都是在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从知人事起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熏陶,这使得大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坚定。但如此同时,也存在少部分党员只是被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没有真正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而在党员队伍中成为落后分子,所以对这样的对象进行党性教育用已有的方式方法难以收到成效。

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都有一个明显的思想转换特征,即在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后,放弃资本主义救国方案,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的救国方案。以此为启示,今天后进党员的教育需从实践中着手,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实践论中所指出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做到在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中重塑信仰;在和平富裕社会的各种诱惑与考验中,坚守信仰。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党员的党性教育是保证党员队伍纯洁的最重要手段。传统的罐输式、运动式的教育方式难以奏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后进党员重塑并坚守共产主义信仰。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15:5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