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芦山龙门五保户震后搬“新家”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日中午12时,98岁的骆叶氏正依着窗户坐在新搬进的板房里,65岁的儿子骆文军在门外的厨房里烧着火,几名志愿者在帮他打下手。

  骆叶氏的新家是三间房,两卧室一客厅。客厅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干粮、饮品,卧室的床和被单都是新的,但角落里仍堆放着母子俩的旧衣物。

  客厅里有崭新的凳子,骆叶氏却不愿意坐上去。“解放军给我们送吃送水,还给我们修新房子,好勤快,但我还没给他们烧一口水喝,这新凳子他们没有坐坐,我也舍不得坐。”

  这时,骆文军端着一碗盛着满满的饭来到母亲身旁,不说话,脸上带着憨笑。

  骆文军身患智力障碍,与母亲骆叶氏相依为命四十载,是芦山龙门乡清龙场村河心组的特困五保户。地震发生时,房屋瞬间倒塌,母子俩人均不在屋内,才侥幸逃过一劫。

  五保户是指农村地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官方提供“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的基本供养。

  清龙场村团支部书记杨虎告诉记者说,成都军区空军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指挥长蔡伟素少将到河心组进村入户,看望灾民,无意间发现了骆叶氏一家。

  据成都军区空军前线指挥部机关干部杨若愚回忆,初见骆文军,一头长发,乱糟糟的胡须,从帐篷里钻出来,旁边的骆叶氏正蜷着身子在厨房烧饭。

  地震后,垮塌下来的横梁刚好掉在骆叶氏的家门口,她每天只能来回倦着身体越过。当时家里连凳子都没有,家当全埋在了废墟里。

  “这家人太艰苦了,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杨若愚说,蔡伟素和战友在他们的房子后面选了一块空地,派人连夜冒雨修建了这个板房,让母子俩早点有一个舒服的窝。

  “搬新家当日,是蔡伟素牵着太婆进板房,和他们一起收拾新家。”杨若愚告诉记者,骆叶氏很激动,骆文军还招待他们吃饭。

  年迈的骆叶氏说话不太清楚,时常在新家用当地方言喃喃自语:求菩萨保佑好人平安……(作者 殷樱 安源)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5日 19: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