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对农村党员进行“微教育”的一点思考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委组织部 屠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农村党员面广量大,直接联系群众,是党在农村的最基本组成要素,是保持党的健康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农村党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作用,提高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成效,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就当前而言,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还普遍采取集中会议培训、集体活动开展等方式,一年传达“一两次”会议文件精神、一年搞个“几阵风”式活动,成效不够明显,管理难以长效维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党员人数众多、居住分散、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不高、经济实力不强,导致会议召集难、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此,笔者认为应把握关键,转变教育管理观念,积极采取一些“阵地战+运动战”、“集中管理+分散行动”等方式,开展“微党建”活动,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灵活性、自主性和生命力,变“被动教育管理”为“主动接受”,自下而上夯实党员教育管理基础。一是按小组开展“微行动”。以基层党员居住地和工作单位为范围,合理划分党小组,分配党员教育管理任务,统筹部署看本书、学习领会某项精神、开展几次交流研讨、组织几次帮扶活动,通过党小组自主把握、自行安排、自己管理、定期反馈,增强小组党员间的“战地情谊”,增强党小组活动的生活性和生命力。二是按层次组织“微教育”。尽量避免高屋建瓴式的学习教育和高于生活的组织活动,从细微处入手,从现实中抓起,多结合党员工作生活实际、地方发展实际开展一些实用技术推广教育、日行一善“微公益”等活动,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保证党员学有所获,促进学以致用。三是按积分进行“微管理”。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抓起,以党小组为单位,对办件公益好事、开展一次帮扶活动、研读一本好书或提出一项好建议等进行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评比,教育引导党员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形成党员争先奉献、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6日 10:1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