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同心同德共铸中国精神

——写在抗击芦山地震灾害之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芦山抗震救灾,汇聚八方力量。图为抢修坍塌道路的工人肩扛碗口粗的横杆,让转移伤员的武警战士和医护人员顺利通过。刘龙 杨卫华 摄(人民图片)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人民军队火速赴险,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四川人民英勇奋起,一场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磨砺,面对新的考验,强大的救援力量再次集结,浩大的社会资源再次汇聚,博大的爱心热潮再次涌动。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同心同德、自信自强、科学高效、人民至上”的鲜明特点,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彰显了中国力量的强大,增强了中国道路的自信。

  同心同德:弘扬民族大德

  多难兴邦。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同心同德,是中华民族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戮力同心、夺取胜利的精神特质和优良传统。每当遇到灾难,这种民族大德就犹如奔腾的江河,焕发出震天撼地的精神力量。同心才能同力,同德才能同道。芦山抗震救灾的事实再次证明:只要同心同德,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同心同德,表现为党和政府迅速决策、紧急动员的与民同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习近平同志命令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立即投入抗震救灾。李克强同志当日下午飞抵灾区,冒着余震危险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奔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从第一时间救人到千方百计救助受伤群众,从物资调运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各项救灾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危急关头,党和政府与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

  同心同德,表现为华夏儿女八方支援、共克时艰的万众一心。灾情刚刚发生,人民军队紧急驰援,公安消防迅速行动,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抢险人员抢通保通,新闻战线快速反应,成都市民踊跃献血,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一家有难邻里相助,一时有难共渡难关,一处受灾齐伸援手。这一刻,平凡人物的非凡作为感动世界,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

  同心同德,表现为灾区人民守望相助、自救互救的戮力同心。芦山地震灾区是5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再次面临灾难,受灾群众守望相助,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从汶川到芦山,灾区群众在承受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滋养着当代华夏儿女,闪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

  自信自强:展示国家力量

  “我们坚信,在中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际社会有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灾区美好家园。”习近平同志的这一庄重宣示,表达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彰显了国家和民族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与顽强。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自信自强,它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树立起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盛,来自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伟大力量。

  自信自强,源于灾区身后的强大祖国。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累积效应”,国家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几天之内中央和四川省已向灾区拨付补助资金25亿元,确保抗震救灾有序有力推进;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的“创新效应”,抗震救灾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基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同舟共济的“帮扶效应”,全国人民协力奋战、共克时艰。

  自信自强,源于应对巨灾的宝贵经验。我们在九八抗洪、抗击非典尤其是抗击汶川和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总结了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建立和完善了减灾防灾、抢险救灾、应急管理、危机处理的机制,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5年前抗击汶川特大地震中建立的“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抢险救援工作机制,实施的“就地、就近、分散”的安置方针等,为这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这次芦山抗震救灾中,我们较好地处理了应急响应与社会动员、及时抢险与次生灾害预防、第一时间抢救生命与灾后疫情防控、抢险救灾与社会风险防控、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过渡安置与灾后重建等关系,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展开、有条不紊。

  科学高效:彰显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能够集中调配社会资源,集聚各方力量,确保有效应对巨灾。此次芦山地震救援力量的迅速反应、救援体系的合理架构、救灾资源的科学配置、救灾手段的专业程度,创造了科学高效的救灾范例。

  科学高效,彰显完善的救灾体系优势。科学的决策体系确保了指挥畅通,强大的动员体系确保了举国响应,有力的执行体系确保了令行禁止,完备的组织体系确保了运转有效,充分的保障体系确保了应急需求。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震后28分钟公安部启动一级响应机制;震后不到半小时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赶赴震中;震后半小时武警四川总队1200名官兵赶赴灾区;震后5小时民政部向灾区发送3万顶救灾帐篷、5万床棉被和1万张折叠床;震后15小时第一支国家级专家医疗队赶赴灾区。防灾御灾、抗灾救灾体系的高效运行,汇聚起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

  科学高效,彰显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势。抗震救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检验政府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和统筹协调能力。这次芦山抗震救灾,国家行政资源高效配置,部队、公安、民政、卫生、交通、通讯、水利、气象、国土等部门有效发挥作用;社会民间资源动员充分,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往灾区;精神资源竞相涌流,救援部队、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社会各界爱心迸发。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资源配置优势得到凸显。

  科学高效,彰显先进的专业技术优势。我国近年来研发的一批抗震救灾装备设备在这次地震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无人机,第一时间赶制出分辨率达到0.16米的芦山县太平镇震后影像图;国家1∶50000地形数据库部分成果,为灾情评估、决策指挥、抗震救灾和今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由北斗卫星、侦察机、远程运输机、陆航直升机组成的空中立体救灾网,大幅提高了部队抗震救灾效率;采用最先进的膜处理技术的多功能净水车,解决了灾区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整个抗震救灾过程凸显了科技的巨大力量。

  人民至上:诠释执政理念

  在芦山抗震救灾中,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诠释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民至上,就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从中央领导同志到前线救援人员,都把挽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地震发生后,习近平同志立即作出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李克强同志强调,生命是第一重要的,首先是救人。救援人员逐家逐户排查,确保不漏一人,实现救援全覆盖。交通部门和部队官兵千方百计打通生命通道,确保危重伤员及时得到转移救治。

  人民至上,就是尽心竭力救死扶伤。这次地震虽然死亡人数较少,但受伤人员较多。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是最现实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李克强同志在看望灾区伤员时表示,救治费用一律由政府保障到位。地震发生后,驻川部队和四川各级医疗机构紧急奔赴灾区抢救伤员,同时调集力量、腾出床位,为伤残群众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对转运到成都救治的伤员,各大医院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全力救治。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防疫人员迅速开展大规模防疫工作。

  人民至上,就是全力以赴重建家园。在抢险救灾紧张进行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已开始部署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芦山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脉南端,地质地貌复杂,恢复重建难度较大。灾区党委政府借鉴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经验,注重因势利导的“发展型重建”、因地制宜的“生态型重建”,将民生工程与人民福祉、产业振兴与就业创业、恢复重建与跨越发展结合起来。灾区虽遭受重创,但“中国精神”必将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把一个崭新芦山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赵明仁 王素 李明泉 王骏飞 游承陆 翟琨 钟凯)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05:1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