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凝智慧为武器迎战灾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的伤痛还未散去,“5·12”汶川大地震五周年之日又将到来。地震等自然灾害始终是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灾难中,我们以什么一次次挺立奋起、走向新生?是勇气,更是智慧。每一次灾难,都给了人类发挥才智、自我拯救的契机。在灾难中淬炼出的智慧代代相传,甚至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使人类在面对下一次未知的突袭时,多了一份睿智与从容,多了一份希望与坚信。

  智慧版自创办以来,始终关注“灾难与智慧”这一话题。在2011年度本版组织的《灾难中的智慧》征文活动中,在日常投稿中,很多文章聚焦灾难与智慧。本期特编发其中三篇,期待智慧之光给人以启示。

  历史学家塔里克·阿里和苏珊·沃特金斯说过:“一般来说,我们靠行动证明自己,我们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历史,我们便很幸福。”人类因在灾难中感受切肤之痛而变得更加警醒,更加机敏,更加富有行动力。通过反省和判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无疑是人类的一个巨大进步。一次次灾难会带来哀恸,也会带来共克时艰的坚强;一场浩劫会生出满目疮痍,也会迸发强大的智慧。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五年间,强烈地震接连袭击中华大地。记忆中,既有家园被毁、亲人隔世的悲痛,更有积极避险、科学救灾的睿智。灾难锻造了一种方法,培养了一种精神——不是盲目蛮干,而是科学设防、积极应对,甚至变害为利。

  巨灾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毋容置疑,巨灾面前的中国政府从来不乏周密的思考和果断的行动。然而,传统的灾害处置体系主要是由政府责无旁贷地提供所有防灾、救灾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在2003年“非典”的冲击下,这种体制暴露出许多弊端。生命和家园的代价,促使人们意识到:救灾处置,一味动感情的阶段已经过去,积极动脑子的阶段已经到来。

  从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以部门行动为主的应急协调指挥体系,到汶川地震形成“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为主;四位一体联合指挥;分区指挥”的指挥体系,彰显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应灾能力,并在玉树地震应急指挥中得到进一步完善,我国巨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基本形成。

  以玉树抗震救灾的经验为例。一个简洁高效的救援体系是,国务院在震后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国务院副总理任总指挥,作为受灾地一把手的青海省委书记等任副总指挥。在玉树前线,设立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青海省长任总指挥。两级指挥部分工明确:总指挥部和下属各组,主要是制定省级部门无法出台的政策,调集资源支持,协调青海省和其他救灾主体的工作。而青海省指挥部则负责具体的指挥调配落实。与此同时,兰州军区奉命组建军队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对进入灾区的各个部队实施统一指挥。因为救援体系设置清晰,协调统一,救援效率大大提高。

  有效地管理与运用社会力量,为爱心提供流向和规范

  芦山地震像一面镜子,又一次映射出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善和美。

  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的国家总理,无疑给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第一时间紧急驰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直播报道的新闻媒体等等,都温暖着突遭巨变的人们。同样地,第一时间,诸多民间NGO组织展开协作救援行动,第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用他们可以想到的一切形式奉献着对同胞们的关怀。几次大地震,使全世界看到中国民间集合的爱心、能量和效率。正如汶川地震后一位居民感慨的那样:“这场地震没有让好人变坏,却可以让坏人变好。”

  然而,第一时间,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应该看到,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救援中,由于缺乏有效疏导与管理爱心的经验,造成了志愿者纷涌而至却无从插手、捐赠物品分发保管不够周全等问题。此次地震,也曾出现志愿者无序赶赴灾区加重交通拥堵等令人心忧的情况。

  大灾考验我们的不仅仅是意志品质,更考验一个民族的管理智慧和信息化程度。爱心是最宝贵的资源,但这种资源的分配若缺乏协调管理与信息导引,就会变得盲目和无效。为爱心提供流向和规范,这一切有赖于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们期待着。

  灾难中的“有序”源于认知。淡定而乐观地面对灾难,正是人类特有的大智慧

  怎样在大灾面前,实现国民淡定理性、社会秩序井然?这需要成功的社会机制设计、体系化的防灾减灾教育、完备的科学与科普体系等努力。只有不讳言灾难,不把灾难神秘化,教会国民尤其是孩子正确认识灾难、科学防范灾难、豁达对待灾难,才能展现出人类精神在自然神威面前的尊严与反抗。在多震的日本,连小学生也不会“谈震色变”,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充足的地震知识。所以,尽早丰富关于灾害与自救避险的知识,可以在危难之时帮助我们镇定下来、尽可能脱险。

  据专家介绍,当灾祸发生时,有一个心理上的“12秒自救法”,意即灾难发生时12秒内的避难行为,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12秒内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之前避难知识的积累和当时的冷静。

  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苦难经验,只要认真对待,都可转变为提升自身、造福后人的“本钱”和“遗产”。而国人之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灾变、苦难的反思和应对。麻木或愚钝的人们,虽历经劫波、苦难深重,而智力、抗力依旧,难免不断重复相似的苦难经历;精进与智慧的人们,铭记并深思自身所遭遇的挫折和灾变,对自身不断做出适应调整,将经验以规则、程序固定下来,尽力避免再次绊倒在上次摔跟头的地方。他们的强项是善于将他人的苦难历程,转变为自身的“文明积累”。要明白,灾难从来不会自动使人类走向进步。推动进步的力量,乃是人类在悸痛之中的深思与深思之后的行动。(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教授 何颖)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07:5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