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重庆市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实施“ABCD”分类法探索社区党员管理新模式

重庆渝中区委组织部 段陈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重庆市渝中区南纪门街道针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创新开展“ABCD”分类管理法,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夯实社区党组织工作基础。

党员管理“困难”现状,引发“机制”探索。一是党员管理遇“挑战”。南纪门街道6个社区党委共有在册党员791名,由于旧城拆迁、居住地变更、外出工作、年老多病等原因,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仅3成,部分党员甚至长期失去联系,严重影响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社区党组织建设面临严竣考验。二是“制度瓶颈”引思索。支部开展活动难。如:因参与人数极少,组织生活常是精心准备、“匆匆收场”;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发展新党员到会人数达不到2/3;党员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积极性较差等。党员参加支部活动难。有的老党员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身体欠佳,参加活动有心而无力;有的退休党员因拆迁、跟随子女搬迁区外;有的年轻党员长期在外务工,忙于生计等等。鉴于此类情况,街道党工委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党员意见,仔细查找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寻求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彰显“以人为本”。一是人性管理出新招。街道党工委以关心爱护党员为切入点,注重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管理,拟订“ABCD”分类法,把党员分为可以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A类、70岁以上身体多病、年龄偏大的B类、流入外区打工的C类、因拆迁等原因而居住市内外区的D类。二抓准特点强措施。各社区党委根据四类党员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即:对A类党员的组织生活出勤率及参与支部活动情况定期考核;对B类党员每月通一次“连心电话”、填写《党员连心卡》,每年入户走访2次,坚持上门“三送”(送学习,送信息,送温暖);对C类党员进行“远程”管理,自制《现实表现记录凭证》,要求C类党员每年两次“连心电话”汇报学习工作生活状况,方便组织及时掌握党员动态;对D类党员,每季度通过“连心电话”汇报思想、生活情况,定期反馈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意见,引导和激励他们主动融入居住地党组织。三是分工负责求实效。社区各支部细化分工、明确职责,书记负责全面协调安排,主抓活动考勤、电话反馈考核,支委成员、党员志愿者分组走访,协助办理,保证分类管理落到实处。

新作法实现新转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一是支部凝聚力得以增强。各社区党支部在工作中,以“连心电话”、“连心卡”、“送学习、送信息、送温暖”等有效载体,找准开展党组织活动、发挥党支部作用的着力点,形成了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支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向服务为双向服务”两个转变,大大增强了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党员主体意识和归属感普遍提高。实施分类管理以来,各社区党委的A类党员都能自觉遵守管理办法,组织生活不再有无故缺席现象。属于B类的厚慈街社区82岁杨安明老人一直坚持参加每月的组织生活,在生病住院期间,也不忘打电话了解组织生活学习内容;远在厦门打工的C类党员党员程逸,回重庆后第一时间就找到组织,畅谈工作生活情况。属于D类党员的响水桥社区党员王自碧,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的志愿者宣传等活动,成了当地参与社区建设的“带头人”,深受当地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17:2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