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浅议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安徽芜湖南陵县县委组织部 何纪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其中,农牧渔民2483.4万名,占30.06%。十八大报告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近年来,中组部通过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及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然而,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以及流动党员多等因素,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党员教育的效果。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年青党员的党性意识在下降,农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依赖程度逐渐淡化,对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为此,必须要认真分析新形势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增强教育效果。

一是分类实施,加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农村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各异。从年龄上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轻学生;从文化程度看,有文盲有大学生;从工作性质看,有长期在家务农的,更要一分部长期流动在外的。为此农村党员教育要突出分类实施,切实提高党员教育针对性,增强教育实效。年老党员平时事务较少,村党组织只要组织党员开会、学习,他们就会主动参加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因年老体弱,少数村党组织考虑安全因素,有些学习培训,就尽量不通知他们参加。因此对于年老体弱的党员,要结合年底慰问等形式,发挥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和联村干部的作用,上门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教育。对于年轻党员和流动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教育;同时依托每年一度的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春节返乡和农闲之际,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

二是灵活多样,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不能完全用上党课的方式进行,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以提高党员教育实效。要整合资源,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结合“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下乡等活动,将党员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活动之中,实现由“说教式”向“寓教于乐”转变。要在居民集中居住地或农村社区,加强远教文化广场建设,利用旁晚农村休闲时间,播放相关课件,加强党员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党员教育由“室内课堂”向“户外课堂”转变。还要发挥新型媒体作用,开发手机党建平台、红色微信(博)、党员QQ群等资源,实现党员教育由“书面化”向“电子化”转变。同时,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农村党员瞻仰烈士碑、了解先进事迹,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

三是加大投入,加强党员教育经费保障

当前,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各项转移支付已不能维持村级运转。而农村党员参加各类学习和会议,还要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近年来,村级组织都在推行“党员议事会”、“四议两公开”等民主议事制度,加之各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较大,村级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组长会议等各类会议次数明显增多,村级会议成本明显增加。因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工作渐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据统计,一个人口在3000人左右的村,一般一年的会议费用能达到1万元以上,而转移支付只有5万余元。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着村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此,要想提高村级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正常开展,必须加大投入,增加党员教育工作的经费保障。建议采取各级党费拨付、增加财政预算等方式,增加党员教育工作经费保障。可以按照每名农村党员每年200元的标准拨付培训经费,一部分用于农村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务工补贴,一部分用于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的工作经费。从而切实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因经费不足而停滞的问题。

目前,全国农村党员的比例较高,对于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优势作用,认真探索新方法、新途径,要重点在提高培训实效、完善培训机制,加强经费保障等方面深入实践。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13:5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