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以桃源县漆河镇为例

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人民政府组织干事 姚岚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我党对外面临着执政能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对内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尖锐问题。面对新的国情党情,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基层党建,加强党员教育迫在眉睫。农村党员是我国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对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的现状

漆河镇地处湖南省桃源县西北部,总人口6.3万人,区域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全镇共有党员2192名,其中农村党员1923名,占党员总数的87.7%;拥有党支部3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1个。通过调研发现,经过多年发展,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党员素质有了大幅提升,但当前的农村党员教育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形势存在着四个“不适应”:

1、农村党员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与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新局面,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面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农村基层党员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还远远不够。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特征明显,绝大部分党员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对新学习模式、新学习媒介、新学习方法的接受与应用需要较长的时间。农村党员需要快速提高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2、农村党员教育内容相对局限,与层次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经过多年发展,农村党员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业身份上与过去有了较大的变化。年龄、学历、职业不同的党员学习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老年党员更偏向通过传统面对面的模式接受教育,年轻党员则希望通过多媒体平台完成学习;高学历党员认为学习内容过于浅显,低学历党员认为学习内容难易恰当;在家务农的党员更愿意多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外出务工的党员更愿意学习生产经营、市场经济等课程。当前党员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和相对单一性与党员队伍发展层次化、学习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不相适应。

3、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相对困难,与普及党员教育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用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自己是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全体党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共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随着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情况的增加,党员的流动呈现出数量多、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给流动党员管理带来了去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党费收缴难、作用发挥难的难题,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出现空白,与新形势下加强和普及党员教育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

4、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与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需求不相适应。据调查了解,除个别村集体经济增长点快,经济发展较好外,许多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债务沉重,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束缚了经济发展,基层党建的经济投入缺乏有力保障,新时代的先进教学设备设施配备难以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制约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为了抓好农村党员教育,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漆河镇党委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党委书记亲抓教育,抓讲台抓田间上好党课。自该镇实施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以来,在农村党员教育上明确了“以课堂教育为主,以田间教育为辅”的工作思路。一是抓课堂。每年定期在中学大礼堂开展2次大规模的党员集中整训活动,由镇党委书记亲自讲党课,以讲读本、观看纪录片等形式进行集体学习。二是抓田间。利用下村下点部署工作的机会,在田间现场结合生产生实际为大家讲解国家政策,分析当前形势,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田间地头的讲课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互动性,学习效果好,深受广大干群的喜爱。

2、以机关党教为标杆,带动村级党员教育发展。漆河镇党委坚持“以机关党员教育为标杆,带动村级党员教育发展”的工作原则,主要做到了三个方面:一是狠抓党员干部教育。在落实“三课一会”、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利用日常工作会议讲学习、讲纪律、讲作风,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常态化,带动村级党支部落实制度要求,开展教育活动。二是规范机关党员行为。全体机关干部统一佩戴悬挂工作牌,随身携带作风建设卡,实行服务投诉谈话制度,规范党务政务行为,打造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新形象,带动村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获得群众的高度评价。三是落实干群帮联制度。认真践行桃源县委作风建设“百千万”工程,建立干部帮助联系群众制度,机关、站所干部职工每人帮联2-3名困难群众,2012年对机关干部对困难群众的捐款捐物总额达到5.65万元,带动村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帮联活动。

3、实施末位请辞制度,打造过硬村级支部班子。为了提高村级支部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漆河镇于2012年开始实施村级支部书记末位请辞制度,从德、政、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村级支部书记进行述廉述职测评。每年测评2次,对连续2次测评居末两位的支部书记进行劝退,对拒不请辞的村支书由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免职。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各支部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抓工作,重为人,工作风气、精神面貌得到明显好转。

4、充分利用媒体技术,搭建党员教育广阔平台。一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全镇村级远教站点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站点建成后,农村党员接触新媒体新科技新知识的机会增多,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一批柑桔大户、养猪大户通过远教视频学习的解决了技术难题,学习效果显著。二是搭建短信教育平台。随着手机在农村普及率的大幅提高,手机短信平台为党员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漆河镇与移动签订协议,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镇3000人的手机短信平台发送红色教育信息。手机短信平台操作简单、学习不受时空局限,传递信息及时,农村党员认可程度高。三是建立村级网络交流平台。建立起全镇村级支部的QQ群,各村党员干部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群组交流的便捷性、新奇性与趣味性增强了农村党员学习计算机操作的热情,为促进农村党员学习信息化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

5、以党性教育为目的,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长期以来,漆河镇注重开展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镇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举办知识竞赛,加深农村党员对十八大精神的了解与掌握;围绕“我的中国梦”开展演讲比赛,向全镇人民传递“共建和谐幸福美好新漆河”的奋斗目标;围绕“我身边的优秀党员”召开座谈会,号召全镇党员向先进典型学习,发扬务实为民、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的精神。丰富的主题活动为农村党员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6、外出党员挂职支委,探索流动党员教育模式。为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探索流动党员教育新模式。2012年底,在桃源县委组织部的部署下,漆河镇的21个农村党支部依据思想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热心村级事务、群众威信高的标准从流动党员中确定了1名对象挂职任支委委员。通过调查了解,选拔的挂职支委普遍有年纪轻、学历高、创业能力强等特点,长期在外务工创业,极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自从当上挂职支委后,他们开始关心村级事务,为村民传递就业创业信息,努力为家乡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流出党员挂职村级支委的探索,为今后实现“以挂职支委为主要力量,在外建立同乡流动党支部,填补流动党员教育空白”的构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

1、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学习型的党员队伍。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复强调实践性的决定作用,强调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重要性。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村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党员干部集思广益,在党员教育中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坚定敢为人先的信念,以身作则,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激发广大党员学习的自觉性、进取性、创造性;要求广大党员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党员队伍,带领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携手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核心在于充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首要任务,是我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金钱腐蚀,动摇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要抓好思想建设的根本,抓好党性教育的核心,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共产党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信念。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不仅要紧密结合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要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

3、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重点在于充分保障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实现教育阵地正常运转。乡镇党组织是我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乡镇党组织建设,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序有效运行,必须有强力的经费支持。信息化时代下的农村党员教育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媒体技术,搭建多媒体教育平台,组织新媒体技术的操作培训学习,确保农村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与落实,对完善农村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4、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难点在于充分实现教育的普及性与实践性,立足现实展现党员风采。抓好农村党员教育,需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难题:一是实现农村党员教育的普及性。普及农村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填补流动党员教育的空白,要求基层组织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尤其是流出党员的管理。这部分党员多是年富力强,在外学习先进技术,拥有经营管理经验的精干队伍。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有利于带动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双带双创”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实现农村党员教育的实践性。农村党员工作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第一线,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培养致富能力是他们眼下关注的重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在开展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立足现实,树立农村党员奋斗的阶段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结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指导广大农村党员用党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方法,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党员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更能增强和发挥党员教育的实践性及现实作用。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0日 10:3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