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航空救援上演“生死时速”

盘点芦山地震救援中的军用航空装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运—9战术运输机

  “奖状”遥感飞机

  伊尔—76运输机

  米—171直升机

  空中救援现场,官兵严阵以待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芦山地震后,因陆路交通中断,进入灾区更是难上加难。此时,空中航路便成为一条生命线。解放军各部迅疾出动各型直升机、固定翼运输机,航空救援体系的发展步伐可窥一斑。

  最新运输机进入灾区

  地震发生当天下午,承载西南地区唯一一支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空军飞机,降落到四川邛崃机场。据报道,他们乘坐的运输机是中国空军最新装备的运—9战术运输机。

  运—9战术运输机曾在去年珠海航展亮相,当时在航展上传出消息,国产运—9型运输机已列装中国空军。运—9型运输机是载重20吨级的新型中型中程运输机,该机具有宽敞的货舱,货物装卸方便,机场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可用于航空货运、空投空降、装备或人员以及鲜活物品运输。

  资料显示,运—9型运输机采用4台大功率、低油耗的WJ-6C型涡桨发动机,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原使用性。配备有先进的综合显示仪表以及先进的通讯、导航、雷达、近地告警和空中防撞设备,保证了飞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飞行。

  无人机充当“鹰眼”

  地震发生后,第13集团军某特战旅侦察分队旋即携带无人机、战场电视等新型信息装备迅疾出动,搭乘直升机直抵震中区太平镇,为指挥部传回实时情报信息,为救援分队科学高效搜救提供详尽数据。截至4月21日凌晨,该分队成功从灾区12个不同方位进行无人机航飞和战场电视传输,共获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图数十张,覆盖区域10余平方公里,有效帮助指挥部进行救灾力量分配等工作。此外,海军某飞行团“奖状”某型遥感飞机也从四川绵阳机场紧急起飞,赶赴四川雅安芦山县上空执行空中遥感探测任务,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数据信息。

  公开信息显示,解放军基层部队已列装多款战役战术用途的无人机。如“口袋式”无人机,其翼展只有几十厘米,头部安装有发动机,腹部安装着一台小型摄像机,因采用复合材料,重量不足3公斤,可实施全方位实时空中侦察。另一种已列装的滑轨起飞式大型无人机,工作距离、探测范围、探测精度更胜一筹,利用其配备的高分辨率的光电摄像器材,可长时间盘旋滞空监控灾情,或携带通信中继器材,为灾区与救灾中心串连起通信渠道。

  “明星机”搭建“生命之舟”

  空军和陆军航空兵两款“明星”机型再度活跃在救灾前线。在电视直播画面中,中国空军的数架大型运输机,搭载空降兵、专业救援队和大批物资赶赴灾区附近的机场,其中有俄制伊尔—76运输机。这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这款远程投送工具再次现身抗震一线。

  伊尔—76机舱后部装有两扇蚌式大型舱门,货舱容积400立方米,如果以运载人员为主,可用隔板将货舱分割成两层,下层可容纳20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上层可乘坐100人。如果以装货为主,该机可运载3辆步兵战车或一辆主战坦克;若用于救灾,可同时装下4辆卡车或重型工程机械。为适应在粗糙的简易跑道上起降,伊尔—76采用了低压起落架以及能提供更大升力的前后襟翼,驾驶舱内仪表密密麻麻,没有使用液晶显示器,但胜在坚实可靠。

  在这次救灾中,成都军区的陆航部队出动了多架米—171直升机昼夜不停从事灾区物资空投和伤员运送工作。米—171是俄罗斯米—8/17“河马”系列战术运输直升机家族中的佼佼者,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后出口到世界各地。这种直升机拥有坚固的机体结构,动力充沛的发动机和可靠的电子装备,特别是俄罗斯喀山公司为中国生产的米—171V5直升机使用了全新的VK-2500发动机,适合在川西、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米—171因寿命长,坚固耐用,因此得名“会飞的AK-47”。从目前情况看,解放军投入救灾的米—171系列直升机拥有全新设计的驾驶舱,增添了和驾驶设备融合的夜视仪,能清晰地显示数字地图,极大方便了夜航。

  先进卫星雷达保驾护航

  另外,有消息显示,参与救灾的解放军成都军区的特战部队曾参加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的抢险救灾工作,有着丰富的救灾工作经验。近年来,这支“尖刀”部队先后装备了先进的国产“北斗”双频卫星定位系统、精准的数字电子地图、卫星电话、星光夜视镜、热成像仪、穿透式人体活动探测雷达,以及越障探测机器人等一系列可单兵携带的先进导航、定位、通信、探测和救援装备,能在道路不畅的重灾地区充分发挥灾情感知、前进观测、目标定位、同步情报传输、特种通联、地空导引等重要作用。此外,特战部队装备的激光测距望远镜、红外求生信号灯、锚钩抛绳枪、四轮全地形车、战术背心、求生装备、多用途刀具等特战装备也对进入重灾区抢险救灾颇有助力。(记者 张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0日 11:41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