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打造“金牌”党课 破解党课难题
——璧山县直机关工委对提升党课质量的探索

重庆璧山县直机关工委 沈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提高党员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最常用、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党课教育。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党员队伍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方面也在发生着较为深刻的变化,党课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这就要求作为服务于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党课教育,必须在坚持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党员的现实需求。

一、问题探究

当前,相当一部分党员认为,现在的党课,尽讲大道理,空洞且无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内容陈旧、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形式呆板。因而,死气沉沉,缺乏生机。这种情况,远远满足不了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的现实需求和党员教育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如何破解这一现实难题,使党课教育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格局,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基本思路是,开展“金牌”党课评选活动,采取“书记带头讲,党员轮流讲”、“逐层筛选,优中选优”的办法,通过“金牌”讲师、“金牌”党课的带动,激发整个党课教育系统的竞争激励效应,推动党课教育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一)建立党课教育评比机制。坚持“工委抓总、基层抓动、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开展“金牌”党课的评选。即:工委负责总体布置安排和督促考核,各级党组织负责组织本级党课教育实施。培育的核心在于构建起“金牌”党课评价体系。

把握“金牌”党课评价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是评价指标的设计。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及可比性的原则,将“金牌”党课评分指标分为课件得分、现场讲课、加分项目三大项,再分类细化评分指标,如党课课件一项包括主题鲜明、联系实际、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格式规范等内容,为党课教育制定出一个规范标准,避免党课教育随意性和庸俗性。二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即专家评价与打分法,将专家打的分数总和平均,同时结合广泛、实际的调研来确定最终权重的系数。

“金牌”党课的评比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金牌”党课课件评选。课件是内容的载体,一堂党课是否成功,其关键还是主题,它是党课的生命力所在,是党课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主题鲜明,联系实际的权重系数都分别为30%,一堂好的党课,还必须做到逻辑严密、资料翔实,所以,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5%,相比之下,由于受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影响,格式的要求不再严格,因此格式规范的权重系数只占10%,获得了“金牌”党课课件,就取得了进入第二步的资格。第二步是“金牌”党课评选。这是从总体上对内容、形式和效果进行评判。课件是党课取得实效的基础,因此,在评选“金牌”党课时,课件得分的权重系数为70%;现场讲课时的感染力、表达力,是调动党员兴趣、吸引注意力、确保实效的重要条件,其权重系数为30%;讲课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熟练程度、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作为加分项目,在总分中各占2分。根据每位评委的打分情况,加总平均分后得出最终得分,把得分95以上的确定为“金牌”党课。

(二)建立党课教育管理机制。把每期评选出的“金牌”党课整理归档为“金牌”党课库,为授课人颁发“金牌”讲师资格证书。同时,建立“金牌”党课考评、反馈、激励等制度,形成党课教学管理体系,保持“金牌”党课的质量与活力。具体讲,管理主要通过“三项制度”来实现。

一是考评制度。实行目标考核制,出台《“金牌”党课目标考核办法》,对积极参与、评选效果好的单位评奖加分,对认识不到位、不积极开展“金牌”活动的单位,进行通报并酌情扣分,同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单位一把手的考核之中,严格单位领导“一岗双责”。

二是反馈制度。采取现场提问、课后发放“金牌”党课效果与建议反馈表、公开授课人邮箱及办公电话、开设“金牌”党课论坛等方式,对“金牌”党课的评比、授课效果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及时了解党员思想,梳理问题,分析原因,不断改进党课质量。

三是激励制度。“金牌”讲师每讲一节课,由“金牌”党课办公室统一发放讲课补贴。对所评“金牌”党课进行复选评比,从“金牌”中再选“金牌”,保持“金牌”党课的先进性。对授课质量高、党员反映好、带动效果明显的“金牌”讲师,确定为学科、课题带头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

(三)建立党课教育交流机制。“金牌”党课作为党课教育的激励手段,一方面通过评比推进党课教育在理念、方法、内容、形式等因素上不断改进、更新;另一方面通过交流提高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广泛性和开放性,扩大党课教育的覆盖面。具体方法是:一是开展“金牌”党课巡讲。根据党员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主题和要求,在“金牌”党课库中抽取授课人和授课主题,到全县基层党组织中进行巡回讲课。二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两个及以上党组织之间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协作组”的形式进行互学互听,组织党课交流;召开党课教育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人人参与的党课教育交流机制,营造党课教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打造党课教育多样化模式。为最大限度地扩大“金牌”党果效应,积极从党课教育的主题、内容、形式入手,进行细化分类、全加面拓展,探索更贴近现实、贴近需求、易于组织、便于参与的党课教育形式。

一是分类评比,建立不同领域“金牌”党课库。全县划分为县直机关、镇街、村(社区)、教育、卫生、“两新组织”六大系统,分别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落实三项制度,架起干群众连心桥”、“树优良师德师风,办人民满意教育”、“弘扬白求恩精神,服务人民健康”、“与党一心、守法经营、科学发展”为主题,评选“金牌”党课,引导各级组织和党员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二是延展内涵,丰富“金牌”党课内容。传统的以党史、政策、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党课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党员的需要。因此,“金牌”党课将评比内容扩展到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经济热点、村级民主政治、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性格修养等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一方面,丰富了党课教育的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实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的党员的不同需求;其三,最大限度地发挥授课者的长处,提高党课教育质量。

三是广泛结合,创新“金牌”党课形式。在坚持党课教育的形式下,在创新教育形式上狠下功夫,将红色之旅现场教学、党员专题记录片、先进事迹宣讲、党员辩论等形式纳入“金牌”党课的评比,以此产生如“互动党课、映像党课、一句话党课、讲故事党课”等丰富多彩的党课形式,改变讲课者与听课者的角色关系,使教学过程由教授型转变为引导型、探讨型、感染型,充分激发党员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0日 14:2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袁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