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从灾难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来自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思考

  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日趋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然而,灾难犹如一所学校,让人们在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在磨砺中学习、进步。

  在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10日在成都举办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来自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反思我国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蜕变与成长,共谋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之策。

  从“举国救灾”到充分依靠自救互救

  地震1分钟后,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震后1小时内,中国地震局、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救灾指挥系统相关部门展开远程指导救援;震后两小时内,震中出现军队救援直升机……这是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实现的“中国速度”。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研究员王昂生说,历经多次大灾大难的中国,逐渐形成了现代减灾理念,由气象、水文、地震、海洋等系统形成的综合减灾体系,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多位专家提出,芦山地震的应急救援是对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体系与能力的又一次检验。汶川地震灾区救援积累的经验与促成的技术进步,在芦山地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有待改进的不足。

  一些专家指出,举国体制是在汶川地震中走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体制,但灾区的救灾力量并非越多越好,应该根据灾情的客观情况,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物质消耗,合理分配救援力量,避免因盲目施救或抢修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据日本学者统计,在1995年阪神地震中,需救助者约为3.5万人,近邻救出者约为2.7万人,占77%;警察、消防、自卫队救出者约为8000人,仅占23%。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叶耀先说,一般情况下,灾害救援需以自救互救为主,主要依靠当地力量,而国家应对城市灾害设防进行大力度、系统性的投入和建设。

  从条块分割管理到建立多维救灾体系

  “涉灾部门多、分工过细、技术水平差别大、横向联系少……”细数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颇为忧虑。

  他认为,当前我国灾害管理模式仍是主要以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为主,而防灾减灾要求相关部门和省市之间信息及时地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因此,建立多系统集成的减灾应急系统十分必要。

  这种多系统集成的减灾应急系统,就是将我国现有的遥感对地观测与地面观测、应急灾情调查和常规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各类减灾资源、网络通信等灾害相关系统,集成为一个国际国内多系统综合、灾害专业部门和综合部门分工协作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现行灾害救助体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从政府包办救灾向以政府紧急救助为基石、商业保险为主力、社会援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灾害救助体系转变,构建多维救灾体系,提升灾害救助保障能力。

  普及灾害教育 提升社区能力

  在防灾减灾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即灾难三分靠处理、七分靠预防。由此,培养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识别灾害风险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认为,我国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举例说,防灾减灾知识的教学篇目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中的比例不到1%,而在日本各类教材中,防灾减灾知识占5%以上。此外,日本中小学每年都要组织2至4次应急演练,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郑功成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普及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将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同时,立足社区,有序推广社会化的灾害教育,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认为,社区是开展综合防灾减灾的基础,应当大力推进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包括提高居民防范与应对灾害的技能、规划社区应急场所与建设、建立社区型防灾减灾队伍、储备必要的防灾减灾物资等,以形成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全民防灾减灾格局。(记者崔静)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0日 20:09 来源:新华网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