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震后藏区学生的“中国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岁的陈建有点腼腆,见到生人只是憨憨地笑。说到五年前的那场地震,这位身高一米八的藏族小伙子忍不住用手托住了额头。

  陈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薛城镇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他上初二。地震的时候他和同学正在午休,感到一阵摇晃时,还以为同学恶作剧在摇他的床。看到大家都往外跑时他才意识到地震了,也随着跑了出去。

  虽然家人没有受伤,但这场灾难让他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更大困境。陈建来自七口之家,父母身体也不好。除了大姐已出嫁外,他和爷爷、奶奶、妹妹都靠父母挖虫草和种蔬菜养活。

  地震发生后,陈建家人住了一段时间帐篷,随后又盖了新房子,从石木结构变成混凝土结构,并经过了有关部门的质量验收。虽然政府援建给了不少补贴,家里还是欠下好几万元债。

  为供陈建上学,小他两岁的妹妹选择了辍学打工,在县城一家茶馆里做服务员。

  “一想到妹妹挣钱上学我就着急,尤其是在课堂听不懂的时候。”陈建皱着眉头说。

  地震不仅让陈建家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使他的学习受了影响。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不得不补习一年,上了两年初三。

  陈建从高二开始学习跳民族舞蹈,希望通过艺术特长生的形式考上大学,以弥补文化课成绩的不足,“我理想的大学是西南民族大学”。

  陈建希望毕业后在家乡从事舞蹈演出工作,帮助宣传藏族文化,同时当一名志愿者,这是他的“中国梦”。他说灾区援建人员和志愿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今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陈建捐了32元,是自己从饭费里节省下来的。

  与陈建相比,10岁的刘若嵛还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但地震在孩子的心中依然留下了阴影。汶川地震那天他没有上幼儿园,而是随出差的父母来到县城。房子一开始摇晃,妈妈便一把抱起他跑到了旁边的广场上。

  因为担心在家的外公,三口人第一时间搭别人的车赶回了家乡——朴头村。“路上赶上余震,大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刘若嵛说。幸运的是,家里的外公安然无恙。

  刘若嵛有个造福世界的梦想:当个“地理学家”。“当个地理学家,预防、减少地震。”刚上五年级的小若嵛还没分清地理和地质的区别。

  11岁的藏族女孩儿刘萍爱说爱笑,活泼得像个男孩子,同学们都叫她“哥哥”。但因为五年前的地震,她曾有两年时间不爱说话。等新房子建起来,学校搬进了新教学楼,她才慢慢好起来。

  她说她的“中国梦”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被问及怎样才是有用的人时,她说:“帮助别人,像救灾援建的志愿者一样,就是有用的人。”(记者 吕秋平 李惠子 余里)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1日 11:32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