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党员冯昌文

贵州赤水市委组织部 廖寿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冯昌文,初中文化,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至2006年历任群力村(撤小村并大村前)、平滩村、白云社区党支部书记。2006年在支书岗位离任后,退岗不褪色,为平滩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勇挑重担  引领发展

平滩村,总人口4246人,面积26.3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人口和面积近白云乡一半,是名副其实的大村。2004年以前,平滩村级领导班子因凝聚力不强,党员战斗力弱,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平滩村综合考评一度排在全乡末位。冯昌文临危受命,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带出一支能致富能带富的党员队伍,为此,他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联系遵义师范学院动生物系专家李斌到村给党员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参训党员群众达300人次,培养了以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党员群众带富队伍。同时编制《石斛种植》和《乌骨鸡养殖技术》等实用性、操作性强“土教材”,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目前,全村共有以党员宋志芳为代表的种养殖大户82户,共种植石斛2000余亩,年出栏乌骨鸡5万羽。

此外,他还结合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建立“三谈一机制”(与外出务工人员谈家乡发展、谈投资环境、谈优惠政策,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长效机制),和该村120名在外创业人员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引导他们返乡创业。农民工冯章国在其引导下,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平滩一级、二级电站,解决了25名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年收益70余万元。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2006年4月冯昌文从支书岗位上离任,依旧心系平滩村经济社会发展,一如既往参与平滩新村规划建设发展,先后协助村支两委筹资3600余万元建设平滩村农民家园、建成31公里通村公路、硬化19公里的平凤公路、修建5公里林区公路……。“1600米的街道,1500余平的米休闲文化广场,藏书1000册的农家书屋,20余人的文艺队伍,公厕、污水处理池、安太阳能路灯等城镇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冯昌文在谈到平滩村的变化时如数家珍。

“乡里乡亲一家人,共同致富才是硬道理。”在谈到带领群众实现小康时冯昌文说。年近花甲的他在积累一定资金后,利用赤水经济加速发展时机,邀请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平滩村土壤、水质、气温等酿酒条件,多次前往茅台镇考察学习酿酒技术,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出资帮助下,于2012成立了贵州赤水宇宏酒有限公司。“整天泡在工地上,起早贪黑的忙建酒厂,还经常到市里、省里办手续,一大把年纪了还这样拼命,真怕他吃不消!”冯昌文的家人担心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断努力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经过7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年产量300吨酱香型白酒的第一生产车间正式运行投产,并解决了22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饮水思源  惠泽乡梓

他嘴边经常挂着这样一句话──做人不能忘本。平滩学校教师严重缺编、教学经费吃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是他的一块心病,“我们这一代平滩人就是吃了读书少的亏,决不能让读不了书、读不好书再在孩子们身上发生了!”他多方走访倡议在外发展的平滩老乡以及社会各界支持平滩教育,先后募集资金6万多元,为平滩学校添制了教学设备,仅其个人就先后捐款2000多元。

平滩村会元组李长秀2010年考取贵阳医学院,但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常年瘫痪,家境十分困难。在得知李长秀因无力支付学费,将要外出务工的情况后,冯昌文立即与团市委和市总工会联系,为其幕集学费9000多元,让他顺利地读上了大学。

在平滩,作为一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外务工的人想回家创业就问计于他,有谁心里不顺就找他谈心,哪里有矛盾就找他评理,他在维护当地和谐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调和剂作用。“以前在外面辛辛苦苦赚了点钱就拿去赌,和老婆经常吵架,是冯老支书隔三差五和我摆龙门阵,讲道理,让我戒掉了赌瘾,没有他老人家的耐心开导,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平滩村返乡创业人员冯章奎说。在冯昌文的引导下,他利用外出务工所得,投资1500万元在平滩村新建住房100套。

“平滩村要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面对平滩村良好的发展态势,冯昌文充满信心地说。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17: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