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研究

湖南双峰锁石镇 陈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但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被改革成果冲昏了头脑、被金钱利诱迷失了党性,心中容不下群众,身边看不到群众,眼里瞧不起群众,手脚触不到群众,已经掉进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境地。如何切实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把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保持和发扬下去,是摆在我们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坚持思想为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应当从改造主观世界入手,着力夯实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党性教育。教育是保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与时俱进的重要推手。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党性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努力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保持正确的目标方向。二是突出能力培训。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教育培训责任,健全培训阵地,整合教育资源,围绕中心工作需要,办好主体培训班次,开展全员培训行动;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广泛采取走下去、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继续深化组织本地专家送学、聘请外籍专家讲学、组团外出观摩等活动,开阔干部视野,促进学用结合,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三是深化实践锻炼。加大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力度,继续采取每年上挂一批、下派一批、外派一批的办法培养锻炼干部,重点做好一线干部的下派管理工作,促进更多的机关党员干部身子扎根在基层一线,工作落实在基层一线,成长进步在基层一线,切实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情感亲民,加强活动载体建设

创新活动载体是推进各级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经常性工作和情感互动的重要手段。一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升组织功能。以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按照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强基固本、素质提升、先锋引领、结对共建、党内民主、示范带动“六大工程”,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进位升级,努力实现基层组织战斗力、党组织书记素质、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党建制度化水平“五个进一步提升”。二是深化创先争优“三联共建”活动,搭建帮扶载体。着眼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党建资源,按照“组织建设互动、人才培养互补、科学发展互促、脱贫解困互联”的要求,全面推进以“百个机关联百村、千名干部帮千户”为主要形式的新一轮“三联共建”活动,促进党建资源向基层流动,帮扶力量向群众直通,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便民服务平台作用,以“三亮三比三创三评”为载体,扎实推进机关公务员队伍、窗口行业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示范窗口,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创争氛围。三是持续“三问三解”活动,构建社会和谐。健全完善党员干部“三包三联”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进一步明确包联目标,细化帮扶责任,积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经常性深入村、企业和农户,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真实了解群众所忧所怨,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困必解,零距离服务群众,努力开创团结互助、和谐奋进的党群干群关系新局面。

三、坚持工作利民,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健全完备的制度机制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一是强化工作责任。在健全党内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年度工作目标,将中心工作、业务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信访维稳等项目量化分解到人头,加大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考核权重,严格实行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促进党员干部带着任务下基层,带着责任抓落实,带着感情搞帮扶,真正把党的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广大群众在优质服务中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采取普遍设立各级干部信息公示栏,全面公开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电话,县级民意调查中心的定期发布民调通报等形式,积极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着力构建维护群众利益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县级领导包镇联村抓示范、县直部门包村联组抓联建、乡镇干部包组联户抓服务的“三包三联”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员干部长期下基层,经常问计问政问需,真心解忧解怨解困,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广覆盖、全方位,推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创新社会管理。以保障群众“四权”、推进村务公开为目的,强化包联党员干部的驻村指导以及参议作用,通过集中民智民力,着力破解新形势下一家一户办不成、党员干部揽不住、上级组织管不好的农村现实问题,以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

四、坚持服务惠民,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决定着事业的兴衰。因此,加强新时期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必须将作风建设贯穿于党员干部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一是提升建设高度。坚持把作风建设放在保障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盘来认识,纳入各级党组织的经常性议事日程,做到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岗位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作为一项“先导工程”来抓,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八种优良作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作风建设的领导责任,带头执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主要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整体队伍共同抓的作风建设新格局,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二是实施专项整顿。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年”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作风整顿,采取督查组检查、发放问卷调查、工作现场巡查、民调电话抽查等形式,准确掌握党员干部作风表现情况,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实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下大力气治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让干部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让群众在阳光下享受服务。三是注重评议考核。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干部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群众评议考核制度,结合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党员干部综合考评,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代表委员、部分服务对象参与作风评议,并将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评优树模、升等晋级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议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15:4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