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救灾战场就是党性考场

——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党员群体抗震救灾实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广大党员视灾情为命令、把战场当考场,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为灾区群众撑起蓝天、托起希望,成为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面旗帜。

  心里只有他人忘却自己

  4月20日,对某陆航旅飞行员张尚年来说,原本是个期盼已久的大喜日子——与相恋多年的恋人举行婚礼。然而,去酒店看婚宴准备情况的路上,地震发生了。

  “赶紧回部队!”张尚年迅即做出决定。归队途中,他给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发去短信:“地震了,婚礼取消。”

  余震不断,道路受损,成都凤凰山聚满了前去救灾一线的医护人员、救援官兵和大批物资。机翼转动,张尚年驾机起航。天变得越来越阴,云层越来越厚。山峰被浪花般的云雾包裹得时隐时现,很难判断山的高度。张尚年沉着冷静,找准云层空隙破雾前行。

  “直升机来了,直升机来了!”看着从天而降的“空中神鹰”,灾区群众一边挥手一边兴奋地呼喊着。地震发生当天,张尚军先后驾机奔赴芦山、灵关等地,一连工作近12个小时。

  在救灾指挥部,该集团军领导告诉记者,有许多党员像张尚年一样,果断放下事先安排好的私事,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战斗在救灾一线。

  眼中只有任务没有畏惧

  震后的宝兴,进城唯一道路被滑坡堵死,余震不断,随时有滚石滑落。

  “我是党员,派我去吧”“请组织在任务中考验我”……某师接到赶赴“生命孤岛”宝兴的任务后,官兵主动请缨。在副师长张建的带领下,突击队员昼夜兼程,向宝兴一路飞奔。

  千仞绝壁瞬间崩塌,万斤巨石横挡路中。通往“生命孤岛”的道路,比想象中还要艰难。由于余震不断,一路上,官兵遇到5次大的山体滑坡和1次泥石流。“小石头打得头盔砰砰作响,两块碗大的石头就在我身后10厘米的距离滚落悬崖。”河南籍新战士孔垂成回忆道。

  夜晚能见度低,徒步行军危险加倍,但危险再大也阻挡不了官兵前行的脚步。“看我的!”“跟我上!”一路上,共产党员走在队伍前列。经过36公里的连续急行军,突击队于第二天凌晨抵达宝兴,给指挥部发回了第一手灾情信息。

  “同志,苟山村一名村民被塌方掩埋,生死未明……”4月23日,官兵在进村入户时,一名村民反映。

  “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虽然救援“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但官兵们仍不放弃。然而,事发现场地势险要,处在悬崖半山腰上,随时可能因余震而发生意外。在团长吴军的带领下,12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前去挖掘。

  30分钟、60分钟……救援现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官兵们最后索性扔掉工具用手挖。满是泥土的手被石头划出了血,每个人的迷彩服都被汗水浸透。经过两个多小时努力,遇难者遗体终于被挖出。

  胸中充满激情不知疲惫

  4月23日,某团官兵接到消息,由于道路中断,位于山顶苟山村的2个组,可能断水、断粮,情况严重。

  “大山里的情况到底咋样?”为摸清实情,心急如焚的官兵决定到实地查看。由于前一天下雨,通往山顶的道路湿滑。在接近90度的山坡上,官兵贴着岩壁拉着树枝艰难前行。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山顶。

  在苟山村三组,一名不到10个月大的藏族婴儿牵动着官兵的心。由于没有奶粉,婴儿每天营养不够。官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派人到县城里购买奶粉送上山。

  临走时,小婴儿的母亲宋琼却半信半疑:“你们真的还会上山吗?”

  “请放心,我们是党员,是解放军!”为了这份庄严的承诺,3名党员再次出发。尽管细雨如织、坡陡路滑,但大家一刻也没耽搁。4个小时后,当看到官兵满身泥泞出现在面前时,宋琼热泪盈眶。

  作为突击队长的某炮兵团一营教导员彭勇给自己的定位很简单:第一个冲上去,最后一个撤下来。当有村民劝他撤下来休息休息时,彭勇总说“不累”。

  “他咋个就不累呢?就算是铁人也撑不住啊!”谈起彭勇,村民们很是心疼。他连续几天坚守一处滑坡挖掘现场,始终在一线指挥。在他身上,表现出的只有激情没有疲惫……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8日 07:42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