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梦想在“废墟村”升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成都空军官兵顶烈日、战酷暑、为灾区五保户张大老人家搭建临时过渡简易房。易开红摄

  古城村古城坪组村民张杨芬在晒打油菜。记者 刘裕国摄

  古城村村民集中安置点旁,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玩耍。易开红摄

  编者按:强震过后,人们从最初的惊恐悲伤中缓过神,暂时在帐篷中安顿下来。但是,地里的油菜要收,废墟要清理,生活还要继续。古城村党支部、村委会抓紧谋划未来发展,带领全村父老不等不靠,奋起自救,为重建家园自力更生干起来,这深深打动了前方记者。古城村人的精神风貌也是芦山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写照。

  “4·20”芦山强烈地震,最疼的是农村,最惨的是农房。

  然而,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那些以疼痛方式走进记者视线的一个个村落,已渐次落地为泥,缝合着山河的裂缝。一朵朵山花,开满山村里的坡坡坎坎。

  “不悲伤不流泪,抗震救灾不掉队”,这条悬挂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委会震后临时办公点的醒目横幅标语,不仅道出了古城村人的悲壮和豪情,还凝聚着他们的梦想和期望。

  失去家园不能失去梦想

  “村里打算发展旅游,打造一个崭新的红色生态旅游村!”

  5月7日,下午两点。驻村帮建的成都空军部队的挖掘机开进村,开始拆除危房,清理废墟。

  看着徐徐转动的铁臂和在轰响中倒下的危墙,张家沟组村民任体强的心被揪痛了。花30万元建的4间房正要装修,不幸在“4·20”地震中变成了“不倒的废墟”,任体强心里不好受。

  “拆吧,推倒重来,建更好的房!”任体强忍住了眼泪。

  龙门乡古城村是芦山震中地区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之一。全村1060户、4028人,地震受伤上百人,遇难6人,需要拆除的危房占90%以上。古城村成了“废墟村”。

  地震,没有吓退古城村人。那天,李克强总理冒着余震走进古城村,村民们看到希望,在灾难中升腾着梦想。

  进入震后安置和生产恢复期,古城村“两委”一边做好群众安置工作,一边谋划着旅游发展的蓝图,同步考虑安置与发展,打好主动仗。

  在村民临时安置点,村支书骆正冲把村民聚在一起,他说:“古城村震不垮,村党支部的打算是结合政府灾后重建的规划,发展旅游,给大家打造一个崭新的红色生态旅游村!”

  古城村有三大旅游资源:红军第30军军部旧址、著名的龙门溶洞、世界最大的围塔漏斗。骆支书说,失去家园不能失去梦想。“眼下最要紧的是,不能等待观望,不能什么都指望着政府,我们得抢时间干!”

  一天,骆正冲带人在村里排查危房,发现不少墙体一推就倒,“有一次要不是身子闪得快,我就被砸中了”,骆正冲说,村里的房屋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几乎都不能再住人。村党支部的想法是,先把危房拆除,然后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村里的旅游蓝图建设新居。

  骆正冲说:“拆危房,村民未必都举手,总有一些人还是想等着政府来验收赔偿,还有的心存侥幸,还想凑合着继续住。”于是,村两委先是宣传动员,然后统一制作一张古城村危房拆除申请书,村民根据各自的意愿进行填写,上报村民委员会审批,然后安排拆除。

  古城村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拆危房。村支书骆正冲第一个站出来,村主任高全良紧跟上,其他村组干部随之响应。为此,拆除危房的难事不再那么难。“五一”节前,震后不到10天,村里就干开了。

  张家沟组村民任体强家震坏的房屋地震前刚建好,投入30万元,其中有10万元借款,但他还是向村里递交了危房拆除申请书。转眼间,“新房”荡然无存,而一时的痛,挡不住他的梦想。“房子没了,精神还在”, 任体强说:“我在成都一家木业公司打工,回去好好干,多挣点钱,年底回来盖新房,办个农家乐,搭上村里的‘旅游快车’。”任体强的眼睛里流露着憧憬的神色。

  抓时令忙“双抢”奋起自救

  “油菜都黄了,我们绝不能让它烂在地里!”

  对农民来讲,时令贵如金。眼下,抢收抢种,成了古城村人震后所面临的大难题。“双抢”缺劳力不说,油菜收回来又往哪里存放?

  古城村人没有被难倒。

  村支书骆正冲说,村民们都盼着震后搞旅游致富,心中有远景,便觉做事浑身有劲,眼前的事再难,也不算什么了。

  抢收油菜,村支部一是抓机遇,借外力。他们把村里劳力紧缺的五保户、贫困户统计起来,请求驻村入户搞帮建的成都空军部队给予支援。

  同时,古城村人奋起自救,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

  古城村和大多数村子一样,青壮年外出打工,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灾难面前不示弱、不流泪、不掉队的铿锵誓言!

  高荣珍,月光山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的父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娘家和自己家的房屋都倒塌了,面对灾难和悲哀,高荣珍藏起女人的柔弱,拿出了山里人的坚韧。刚安排完父亲的后事,高荣珍泪迹未干,就带着刚满18岁的儿子走进家里的油菜地,她说:“干吧,儿子,油菜都黄了,我们绝不能让它烂在地里!”母子俩刀起刀落,早出又晚归,不出3天,3亩油菜全部收割完。

  张杨芬,古城坪组人。记者见她时,她正在地里挥动竹拍敲打铺晒在彩条布上的油菜,地里泛起一股秸秆的霉味。她脸上挂着笑容,活儿干得很起劲。她说老公和儿子几天前外出打工了,房子垮了要快点挣钱来修,地里的活她一人顶起干。

  “一个人能行吗?”记者问。

  “行。就是累点。”她说,“房子垮了,村里本来就不多的平地块都拿来搭了帐篷,建了过渡安置房,以前的晒场没了。另想办法呗,在地里铺上彩条布,照样把油菜收回来。”

  寻常的塑料彩条布,眼下成了古城村的紧俏物资。记者从村支书那里得知,村里的彩条布需要量巨大。宽度为4米的彩条布,村里一户人家需要上百米,1000多户人,用量足够装两个火车皮。“哪里要这么多?”村支书回答,家家户户都得搭建几十平方米简易棚,存放从地里收回来的油菜粮食和从废墟里抢出来的家私。当下,古城村正在千方百计从外地艰难地购买彩条布。

  走进古城坪组村民骆玉琼家的秧苗圃,绿油油的秧苗生长着希望。给秧苗浇着水,她说:“保住苗子,村上正在组织人抢修震垮的水渠,等油菜收了,把地块整理出来,有水了就种水稻,没水就种玉米,村干部说水路不通走旱路。”

  古城村有800多亩油菜、1200亩水稻田待收待插,古城村人全体总动员,争分夺秒抢抓时机,在艰难中迈出豪迈的脚步。

  帐篷生活充满阳光

  “帐篷虽然不如房屋舒适,但那是我们灾难中遮风避雨的家”

  “帐篷虽然不如房屋舒适,但那是我们灾难中遮风避雨的家,是政府送来的温暖”。60多岁的王泽群说。

  村主任高全良说,现在全村人生活不成问题。政府按照每人每天10元钱、1斤粮发放救济,一次就发了10天。加之全国各地送来的方便面、牛奶、面包、矿泉水以及各种点心,谁都不会饿着肚子。有的村民住在山里一辈子没吃过奶粉,这次吃上了。

  以往村民最关心和最敏感的是救灾物资发放的事,而这,也是古城村村民很满意的事。让救灾物资在阳光下发放,让群众把好发放的每一道关口,是强烈地震所涉及的六县二区的普遍做法,古城村也不例外。

  来到古城村救灾物资发放点,有人正在往公示栏里张贴救灾物资公示表,一问,是芦山县计生局派出的协助村里工作的社会监督员王月琴、余德琼。她们把前段救灾物资的发放清单按统一规范的公示表重新登记上墙,很快,就有武家坝组的武明孝等村民前来对账,墙上的表他们看得认真,核准自己的领取登记与公布项目和数字无误后,都点头称是。

  据悉,古城村的物资接收、分配和发放,一律实行“一账、一表、一单、一册”。“一账”是指建立收发登记台账;“一表”是指建立日报表和累计报表;“一单”是指建立抗震救灾物资审批单和接受回执单;“一册”是指建立发放花名册,领取人签字。通过对接受发放程序的规范,确保救灾款物安全、及时、有效用到村民手中。

  古城村有1000多口人,设立了20多个帐篷安置点,最大的月光山组安置点有67顶帐篷。过去全村人都分散在山上山下住,现在一下子聚在一起,分为20多处,安置点管理和安全问题摆在面前。村党支部成立了两个临时党小组,把全村在家的20多名新老党员和民兵都组织起来。分工老党员以做群众思想工作为主,年轻一点的多为群众跑腿办事,照顾困难户,负责夜间安全巡逻。

  群众之间的团结互助在古城村也是空前的。你来我往,见面总会送上矿泉水。食品点心,几顶帐篷的人根据各自口味匀着吃。地里的油菜黄了,大家互相帮着收。村民骆正仁到成都打工多年,现在成了木业老板,有实力了,地震后不几天,他就分批给村里捐赠了10多顶凉棚和60吨大米,解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在古城村村口的一顶帐篷前,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龙门乡古城村卫生室。60多岁的乡医院退休医生张玉田和他的儿媳妇陈永惠在这里坚守。地震当天,他们自办的村卫生室房屋垮塌,父女俩冒着余震抢出药品和器械,第一时间在村头路边为村民摆摊免费救治,后来有了帐篷。10多天过去,他们顾不上家里的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天天都把心放在诊所,倾尽了全力。截至5月7日,他们已经治疗病人602人次,张玉田还巡诊30多人,缝合创伤13人,最多的缝合了17针,花费医药费1万多元。两个人的诊所,对古城村人意味着什么,村民们的目光和言语,在诉说着感激之情。

  离开古城村,已是傍晚,天空下起了小雨。在雨中,骆支书握紧记者的手,说一句:“给古城村介绍点投资旅游的老板来啊……”(记者 刘裕国)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9日 06:4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