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芦山抗震救灾对拓展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启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如果说5年前的汶川抗震救灾让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首次集中呈现的话,那么尚在深入推进的芦山抗震救灾进一步折射出国防动员应急效能的显著提升和与日俱增的巨大潜能。如何科学发挥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从汶川到芦山,在变与不变的救援模式和行动历程中,有许多值得深刻总结的经验与启示。

  启示一:要有快速高效、应变有力的动员响应

  震后10分钟,成都军区和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军地联合指挥部和前进指挥所,启动地震应急Ⅰ级响应。30分钟后,军地主要领导奔赴震中组织指挥救灾。2小时后,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和四川武警的前指在芦山开设。与此同时,军地各级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汇总灾情,第一时间组织雅安当地民兵预备役人员和行业系统救援人员展开自救,并迅速收拢集结邻近市(州)的救援力量,快速多路驰援灾区。相对于5年前的“5 12”抗震救灾,此次芦山地震后的应急响应显得更加有条不紊,一系列震后初期的行动,在短时间内同步完成了成立指挥机构、了解判明灾情、作出应急部署、出动救援力量等初始响应,实现了由平时状态向应急状态的快速转换,为整个抗震救灾行动有序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日益呈现出骤然性、随机性特征,对国防动员系统应急处置提出了很高要求。应进一步发扬此次救灾的基本经验,着力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针对性动员准备,遇有情况后实施“任务触发式”和“条件发射式”的快速动员响应,高效完成应急转换,确保第一时间达成对紧急情况的科学有效处置。

  启示二:要有军地联合、权威统一的组织指挥

  此次芦山地震后,四川省政府与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第一时间实行信息通报、情况会商,军地救灾工作始终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序进行。这种以地方政府应急系统为主、国防动员系统为辅的联合指挥机制,较好地适应了重大应急行动中“政府提需求、军队抓落实”的逆向协调模式,进一步探索了军地联合、融合互通、集中统一的指挥决策机制,收到了较好效果。这一实践再次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按照“大动员”、“大应急”的思路,在国家危机管理的总体框架下,逐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军地联合应急体制,推进国防动员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有序衔接和渐进融合。在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应依据突发事件的规模和类别,组建军地合一、分工协作、权威高效的属地化应急指挥机构,积极主动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组织指挥、力量使用、资源调配上的优势,形成统一指挥、有序协调、高效运转的行动合力。

  启示三:要有供需对接、精确动员的协调机制

  芦山地震后,“5 12”抗震救灾中军民万众一心、社会整体联动、举国关注支援的场景再次上演,显示出军地应急体系、社会专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凝聚力战斗力。但与此同时,在救援过程中也一度出现了部分地区灾情研判不准、救援力量部署失衡、救援通道持续拥堵、物资调运发放滞后等问题,引起军地各级广泛反思。抗震救灾应急行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地各级各部门,需要多方密切配合、高效协同,需要科学统筹救灾力量配置和资源调配。对国防动员系统而言,既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又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应急任务的实际需要,确立“供需对接、精确动员”的理念,不能因动员需求不明造成动员力量过剩、浪费社会资源,也不能因协调对接不力而迟滞救援进程、影响应急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应急行动协调机制,健全军地之间应急需求集中统报、实时通报、无缝衔接的工作平台,确保动员需求准确、动员规模适度。要推动建立“属地为先、全域支援”的应急联动模式,在第一时间就地就近组织力量首发控局的基础上,根据灾情实际渐进扩大动员规模,及时组织异地动员和跨区支援,并同步展开针对性装备和物资的定向动员,确保按需动员、作用明显。

  启示四:要有公开透明、理性引导的信息动员

  此次地震后,军地媒体及时跟进,社会舆情广泛关注,再一次将救灾过程全景式“直播”,信息的开放性、透明化较之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更加突出。而与汶川震后不同的是,由于此次受灾范围相对较小、道路交通受限,广大媒体还积极呼吁“理性救灾”、“让出生命通道”、“不给灾区添堵”,确保了救援行动有序推进。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网络时代到来,此次救灾中新媒体虽然传播了很多正能量,但也难免推送了芜杂信息、制造了不实传言、造成了消极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看到,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众多领域的基本支点和动员效能的“倍增器”,其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信息动员,注重对各类媒体平台的整合利用,推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透明,大力传播主流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与媒体和公众及时直接的信息交换,实现动员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充分激发民众理性参与的热情,更好地凝聚社会资源合力,为完成应急任务创造有利条件。(袁恺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03:00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