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张恒山

张恒山

  人类文明与法治

  人类从公元前5000年左右进入文明时代。人类最初的文明是农耕文明。这一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其成熟形态基本上是单家独户的、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商业、工业是辅助性产业,人们大多生活在农村,通常以血缘为纽带进行村落聚居,国家组织大多采取君主政体。从公元1500年之后,人类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商工文明。商工文明的成熟时代的特征包括:思维方式的理性化,价值观念的人本化,交换方式的市场化,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分配方式的普惠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政治组织的民主化,管理方式的法治化,活动范围的全球化。

  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出现了法律。这一时期的法律大多体现为君主为统治臣民、维护秩序而立法。但农耕文明时代有法律而无法治。法治是商工文明时代的要求。人类进入商工文明时代,针对农耕文明普遍存在的专制王权提出法治要求,是为了限制、束缚专制王权,保护民众的权利。

  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是促进商工文明法治发展的两大动力。商工文明法治的理论基础是古典自然法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如下:人类曾经生活在没有国家、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为了摆脱人们相互侵害的无秩序状态,人们通过协议,成立国家,同时,每个人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交给国家行使,这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国家权力的行使,从道义上说,必须为了实现人们建立国家时所追求的目的;从形式上说,必须遵从人民所同意的法律。

  总而言之,近现代法治主张的提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作为国家成员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财产安全不受以王权为代表的国家权力的侵犯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对法治问题的认识

  历史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对封建社会末期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看来,一旦消灭了私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什么冲突、没有多少矛盾的社会。他们认为,这样的社会极其容易治理,以至他们不太关注和思考消灭了私有制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治理问题。19世纪,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但因历史背景的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对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的国家治理方式问题虽有一些原则性的设想,但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设计。俄国10月革命以后,列宁相当重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问题,但是,列宁同志未能提出并解决如何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并在国家管理方面实行法治的主张。斯大林时代的苏联,虽然有相当完整的法律体系,但由于不存在对最高权力的法律约束和机制约束,所以,非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治,而且出现大肃反这样的严重破坏法制、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这使人民无法把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无法把执政党视为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以至在历史关头与执政党分道扬镳,这应当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的根本性原因。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我党最先表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些论断表明我们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已经认识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1997年,我们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对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未能解决的、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治理、社会主义民主如何体现和实现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正确回答。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在阐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项基本任务之一——“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提出五项要求,其中第二项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中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成就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首先表现为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了240多部法律,涵盖了七个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此外,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件行政法规。还有大量的地方性法规,还有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也表现为依法行政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有关规范行政主体和公务员的法律制度的制订和落实、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的制订和落实、规范行政监督、行政救济的法律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中国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权力已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规范政府权力取得和运行的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继1999年颁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后,2004年又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提出了此后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

  2008年,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目前,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还表现在司法体系的建立以及通过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公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制订和实施,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系和制度。近年来,中国加快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一改革以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为重点,以在党的领导下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此外,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理念正在树立,人权的法制保障正在得到强化,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的法治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十八大报告对自十七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总结,其中包括,“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要点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重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可靠路径。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各项制度。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总体上说,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需要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要根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继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通过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使人民通过参与立法活动来表现和实现自己管理国家的意志和要求,从而体现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人民参与立法,确保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最终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正义性。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要推行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包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推进依法行政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推进依法行政要求政府部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改进工作作风,接受执法监督,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需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意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处理政务、事务的能力。

  尤其重要的是,党要根据依法治国这个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任何组织(包括党的各级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注意,把法治的思维和理念贯穿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法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建设领域,也不是仅仅属于政治建设领域的事项,而是要全面贯彻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一国两制建设、国际和平建设、党的建设的实践中。上述各个领域的建设实践,离开法律和法治必然会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说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指,在上述各个领域的事务中,都要贯彻法治的精神和原则。

  (张恒山 作者系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04:23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