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远教圆梦水果强村
——记贵州省绥阳县洋川镇东山村远程教育产业示范基地

贵州中共绥阳县委组织部远程办技术科长 龚明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贵州绥阳县洋川镇东山村距县城2公里,1998年以前全村农民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解决吃饭和用钱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虽然东山村有距县城近的区位优势,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发展缓慢。

    1998年8月,东山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助农致富和建设城郊强村的梦想,村党支部带领全村18名党员前往桐梓县的小坝镇,参观学习当地的经果林开发。参观回来后,村党支部迅速在田湾组的望天田里搞起了党员示范点,当年种经果林11亩,栽种了日本沙梨2万余株。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从1998年至2013年的15年间,全村共种植以日本沙梨系统为主的水果2000余亩,群众年水果收入40余万元。看着几年的努力并未换来强村富民梦想的实现,村党政一班人有些急了。

  “梨树叶子长黑斑,挂果后果皮上也有黑斑,果子熟了心是黑的,果肉也有些变质。这谁都看见了,可就是没办法,治不了。”从2001年至2013年,果树都先后到了挂果期,可就是产量上不去,水果的质量也不好。果农袁小康的一句话,道出了村民们对水果产业发展的无尽困惑。

  “现代远程教育,既可以通过网络开阔视野,又可以学习到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种植技术。现在我们县里也要开展这项工作的试点了。”2013年时任绥阳县县委组织部长的宋祖禹到该村检查工作,一句闲聊的话顿时为正在发愁的东山人指明了道路。

  “几年的努力,果树种了不少,但收入却和其他地方相差太大,我们所欠缺的不就是技术吗,我们所发愁的不正是没有地方学习先进技术吗。今天,部长所说的远程教育不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吗。”在村党支部书记杨家权的动员下,全村18名党员迅速统一了思想,在没有安排该村建设站点的情况下,全体党员用4天时间从公路边安了9棵电杆到村办公室,为架设远程教育光纤做好了前期工作。

  “我们已经把电杆都架好了,无论如何,也请领导为我们考虑建设一个远程教育站点,否则我们无法向全村党员和群众交待。”在东山村党支部努力下,县委最终为该村建设开通了村党员活动室光纤接收点,搭建起了农民学习培训的新平台。

    当年5月17日,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全村果农第一次坐到了村远教室里,通过远程教育接受了第一次水果种植专业技术培训。

    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助农增收中的积极作用,该村结合实际成立了以总支书记(2003年底东山村完成撤区并村改设党总支)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总支副书记任副组长的东山村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安排年度教学培训,副组长挂片指导,成员负责收集反馈群众意见。村党总支每月组织干部群众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的政治理论和适用技术集中培训。

    这一年的冬天,刚闲下来的村民们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一边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果园管理,一边在自己的果林中进行施肥、修枝、剪枝、消毒、杀虫等管理实践。

  “2004年4月,我专门到村远教室请远教管理员帮我查了一下,梨树叶子、果实起黑斑,果肉变质,果心变黑是什么原因,通过在网上一比较,我才知道梨树是得了黑心病,只要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替换着施用就可以防治。”果农冯传远从远程教育中获得了这一信息后,当即按照在网上所学到的方法自己配制了波尔多液,立即用波尔多液对梨园进行防治。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其他果农也先后学到了这一适用技术。这一年,全村水果产量由2003年的不足30万斤猛增至80多万斤,实现单项增收达70多万元,人均增收190元。

    一年的学习,一年的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4年10月,新一年的水果卖完一算账,这一年的努力最终为全村换回了近20万元的纯增长,当年全村水果收入第一次接近50万元。

  “远程教育就是好,随时可以学,既不花钱,又方便,还能要学什么就学什么。”尝到了甜头的东山果农跑远教室跑得更勤了。没事的时候到远教室看一看别人是怎样进行果园管理的,查一查其他地方都有些什么新的品种;果树出现症状的时候,跑来找一找,看看果树出了什么毛病,怎样处理;从其他渠道知道又有新技术出来,但具体操作不清楚时,赶到远教室搜一搜,看看具体是怎样操作的,效果如何。远程教育真正让东山人实现了由刚开始进行水果种植时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村远教室成了果农们最常去的热门场所。

    水果套袋,这是东山人2005年从网上学到又一项新技术。这一年,果农张永辉在协会的指导下,大胆为梨套袋防虫害药害。这项新技术的实施,不仅使他的梨品相格外出众,更提高了口感的纯正度。当年,他仅梨子一项就收入1万余元,比其他未套袋的梨产值提高了近30%。

    从最初的施肥剪枝,到疏花疏果,再到水果套袋;从刚开始的学习技术,到对症找方,再到寻种引种;从起步时的组织培训,到自发的个性化学习,再到关注发展。东山人通过远程教育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在全村水果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更促进了全村水果的更新换代。

    村民冯传远,过去在自己的7亩坡耕地上,年复一年的种植传统农作物,每年收入不过3000余元。2002年改种水果后,在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下,如今成了全村响当当的水果专业户,7亩坡耕地年收入达32000多元,是他过去10年传统种植收入的总和。

    从1998年到2013年,经过15年的发展,全村水果面积达2000余亩,但品种仅有日本沙梨系列的3个品种。现在,通过远程教育查找资料,联系引种,村里的水果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更丰富了品种。到目前,全村共有经果林2010亩,拥有梨、枣子、枇杷、李子、桃子等7大类,17个品种,仅村里的主打水果梨一样就拥有7个品种。2005年,果农们通过网上学习,知道了水果保鲜更能增加水果的副加值,当年,他们便通过果农集资、争取上级补助等方式,在村里建起了蕴藏量达25吨的水果冷冻保鲜库。在远程教育开通后,全村水果收入更是每年一个新台阶,不断向上攀升。从2003年的30万元,到2004年的49万元,到2005年的60万元,到2006年的72万元,到2007年的100万元,到2008年的112万元,到2009年的125万元,到2010年的135万元,到2011年的147万元,再到2012年的160万元。远程教育不仅提升了群众的种植技术,更鼓起了果农们的钱袋。在开通远程教育后的10年时间里,全村80%以上的农户新建了住房,2007年,村里25户果农集中修建了别墅式新村,建起了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活动广场。

    “不仅富了群众,也帮助我们圆了强村之梦。”如今,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培训,全村已有80%的村民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资格,拿到了绿色证书。“东山梨”、“东山李”、“东山枣”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品牌,东山村也成为了全县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09:4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鹏 打印